妈祖落户海河畔

来源:今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2:39:09 

妈祖与天津,常见和简约的说法,是“先有娘娘宫,后有天津卫”。把一座妈祖庙宇和天津建卫筑城联系起来,并且庙在先城在后,民俗活动奠定着一座城市的诞生,这恐怕不是明永乐皇帝设天津卫于三岔河口附近的初衷。他本意在于在“天子渡津”处,既筑城纪念自己“靖难称帝”的功绩,又能置卫屯军津沽好好守护京畿都城。殊不知,百姓生活重在温饱和安详,对地方形制是县是卫是府,并不太在意。天津的发展源自运河与河海相通的优越地理,元人张翥著诗说,“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入庙灵风肃,焚香瑞气高。使臣三奠华,喜色满宫袍。”可见,妈祖庙的凝聚力十分强大,早在天津筑城前,已进入大众人生,并一边联系着漕运经济,一边积淀着社会文化。所以也有诗说天后宫:“飞翻海上著朱衣,天后加封古所稀。六百年来垂庙飨,海津元代祀天妃。”在明朝建天津卫之前的海津镇,妈祖信仰已经落地生根。
天津的妈祖信仰与文化,一方面源自水运交通和元、明、清三朝在北京建都,受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所决定,在南方广有信众的妈祖,能沿海路和水路北上天津;另一方面,妈祖扎根天津是受广大中下层移民尤其是漕盐从业人员保平安求共识的影响。
曾经,天津作为移民城市,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居住者其漂泊感强烈,当地的原著民很快被外乡人遮盖,原始崇拜难起较大作用。而精英的文化号召力也由于他们的政治理想和人生目标在首善之地和古城重镇,对天津只是一个“卫”制城市,且又有着明显的军事关卡性质,于是很多政治和知识人物在天津生活,大多处于“寓居”和“移过”状态。罗澍伟先生曾引证清代纪晓岚的一段文字,说纪昀认为天津在经济上因盐业发达“故繁华颇近于淮扬”,但“古迹颇稀,明以前屈指可数”,少了一点儿历史积淀。可是天津作为水陆通衢,“港汊交通,颇具水乡之胜”。然而这位大学士在初临天津后的50年内再未到津沽,足见天津虽有水乡之胜,街市之繁,却少古韵也少政坛文坛的号召力,难把精英留住。这样一来,民众意识里的大众信仰特别是盐漕运输及相关贸易人员所信奉的神祇,往往成为市井中的共鸣对象。当时的水运以南方来北者为主流,信奉妈祖,妈祖落户三岔河畔也就顺理成章了。何况天津是水乡,水神信仰就具有植根性,妈祖又是女性民间神,而天津对女性多有敬重之意。传说中妈祖常穿红衣,天津姑娘不仅喜欢红色,结婚时更是由里到外一身红。不论这穿红是妈祖的影响,还是天津地域特色,都表明妈祖在天津有其独特的融合条件。同时,除了与漕运行业相关的从业者信妈祖,广大的移民包括南来的士兵、山西河北来的贫民也信妈祖。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