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海

来源:孤竹子   发布时间:2015-05-20 22:41:22 

我国古典文学华彩乐章中,其实最早把大海写得令人怦然心动的是庄子,只是庄子并不刻意描写大海,而是以哲人的胸怀和目光,通过大海,探讨人与自然的哲理。然而,他毕竟具有大诗人的气质,富于瑰丽的想象,虽仅几笔点染,还是展现了大海的独特魅力。仅举《庄子》中两例。
《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是整个《庄子》的开篇,奇丽的景象迎面而来!似乎是因为巨大的神鱼化作的神奇的鸟,实则却是壮阔的海:如此巨大的神鸟,会在哪里产生呢?当然只能在大海,海有多大?不论是南还是北,都与天相接,或许海与天本就是彼此的延伸,没有尽头!若不是在茫茫海天之间振翅翱翔,能体现巨鸟的神奇吗?若没有海水翻波卷浪,何来激发这神鸟冲天破云的动力?与此对照的,是吃吃嘲笑巨鸟高飞的蝉虫和斑鸠,他们以为像自己那样,在草丛树枝、泥块墙旮旯间飞来跳去就足以快乐了。截然不同的境界,活画出两种世人心态:狭隘、平俗、短浅的庸人眼光;宏阔、超凡、高远的圣哲情怀!
《秋水》中的“望洋兴叹”,也是探讨人生哲理的名篇,正是由大海引出的。写法上,却采用了反衬:着重表现的是大海,更多的描写,却给了黄河:秋水暴涨,无数大小河流都灌入黄河,水势浩浩荡荡,河两岸间、沙洲岛屿间,已没法分辨出远方牛马的方向了!河神面对此景,那个自喜,那个得意啊!以为自己管辖的大河已经广大无比,且天底下最壮观的景象,也莫过于此了!可当他顺流来到北海,却惟见无边无际、一片汪洋!面对大海,他只得仰天长叹,承认自己短视可笑。写法上,以河衬海:滔滔黄河,几笔勾画,其状分明;而海呢,仅“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黄河尚且惊心动魄,更辽阔的海呢?
庄子写到的海,其实是他精神境界的写照。如果说孔子、孟子、墨子等诸大家的思想更多倾注在道德、人际、政治等务实方面,庄子则是以诗人的激情,将他哲人的思索,伸向大自然无垠处:当河神面对大海仰天兴叹后,海神却进而说,这汹涌的海,与整个世界相比,“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庄子也正是在向人生的深处探索,努力展现出一个玄远、深邃、博大的精神世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