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股份三公司提前107天实现1.7亿利润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58天,日照港股份三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近3000万吨,实现利润1.7亿元,提前107天完成全年利润指标,完成利润额在日照港排名第二,与2006年亏损3800万元相比,利润净增2.08亿元;木片、粮食、镍矿等货种接卸量居全国沿海港口之首,并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口镍矿中转贸易基地。
牵住“龙头”定乾坤
货源是港口发展的支撑命脉。该公司决策层把精力放在货源开发和服务上,坚持“巩固、联合、突破、向西看”的营销策略,巩固镍矿、铝矾土、木片等传统货源、优势货种,打造规模优势。继续把西部作为货源开发主攻方向,将腹地向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延伸,确保有色矿、焦炭、氧化铝等货种上量成规模;下大力气做好铁路疏港,将出海口架到企业的家门口,以铁路发运促货源开发,同时培养了一流营销的队伍,赢得了市场。
几年来,日照港三公司走西部、拓腹地,“挨门逐户”推销自己。2009年、2010年,连续纵深山西、甘肃等中西部地区推介港口,使甘肃金川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货源落户该公司,也标志着有色矿和西部货源开发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开辟了货源新天地,为打造沿海港口有色矿中转基地奠定了基础。
目前,该公司开发的货类达100余种,货物流向由原来的国内一两个港口,到目前遍及世界各地港口;部分货种的中转数量、作业效率和装卸质量均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仅上半年三公司就新增客户23家,新增货源225万吨。
精细管出创新和效益
企业发展带来规模的迅速膨胀,管理工作日益变得千头万绪。作业点多线长,现场作业面广,管理工作能否在发展中实现同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成为该公司面临的严峻课题。“围绕大生产抓管理带队伍创一流”,以目标管理为主线,推进管理精细化摆到了面前。
该公司从建立目标、标准、任务、流程细分规程入手,实施精确决策、精确计划、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顺畅科学管理模式,依靠科学管理来谋求企业更深层次的发展。
该公司倡导管理重心下移,实现关键流程整合,使各环节在精细化水平上达到一种均衡,发挥其最佳效应。对标管理、样板推广管理法的实行,使其拥有了班组建设样板站队等10个集团级样板。
围绕“充分发挥设备设计能力,降低成本能耗,提高装卸效率”的工作目标,对所有设备采用有公司特色的先进管理手段,使设备综合管理规范化,为生产任务的超额完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保障。经技术改进,该公司主要耗能大户--设备一队作业量由2008年的2145万增至2009年的2513万吨,作业量提高了17.16%,利用率却由57.2%降低到了52.72%,能源单耗降低了17.4%。
实施三天计划、对标管理、完善生产调度管理机制、改进场地生产组织方式、创新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推行专业化承包作业,使作业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高效顺畅的生产组织体系建立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队伍组建了,生产作业部门纷纷进行专业化重组,专业化管理走上前台,所有货种、各环节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得到进一步规范。“海相效率”、“贾洪瑞备件预装工作法”、“木片螺旋卸船法”、“散货三二一作业法”、“钢材点线面作业法”,王志强“斗收紧镍矿作业法”等创新手法层出不穷。该公司员工先后创造了木片卸船作业效率和水泥熟料装船作业效率国内同行业新纪录。
截至发稿时,该公司年累计接卸船舶达1633艘次,全员劳动生产率达3.75万吨,同比增长120%。泊位利用率70%以上,船舶计划兑现率为98%,单船作业效率提高10%以上的货种达到了30个,吞吐量年平均增长率达36%,主力货种的作业效率以年平均15%的速度增长,实现了作业量增加、门机利用率降低、效率提高的良性循环。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