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化的发展----龙施雨沛

来源:李新宾   发布时间:2015-05-20 22:57:21 

中国龙文化中,龙的另一项功能是司水布雨。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龙湫歌》勾画了湫龙行云施雨的壮观场面:
环湫巨木老不花,渊沉千尺龙所家。
爪痕入木欲数寸,欢者心掉不敢哗。
去年大旱绵千里,禾不立苗麦垂死。
林神社鬼无奈何,老龙欠伸徐一起。
隆隆之雷浩浩风,倒卷江水倾虚空。
鳞间出火作飞电,金蛇夜掣层云中。
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箫小巫舞。
词门人散月娟娟,龙归抱珠湫底眠。
龙何以被当作司云布雨的神灵?这与龙的摹写原型有密切的联系,也与远古的农业经济息息相关。我们知道,龙虽然是由多种动物的形体结合,并经过艺术的夸张和变异而成,但这些动物大都是与水有关,如鱼、鳄、鲵、蛇等,某些与龙的起源有关的自然现象,如云、虹、闪电等,也与水或雨有密切的联系。这样,龙很容易被远古的先民想象为一种下可潜于渊、上可腾于天、行有从云雷电、可影响川泽云雨的神兽。《易经》中就认为云从龙,凤从虎。东汉的学者王充说:“龙听到雷声而起。龙起必有云相伴随,夏季则多有雷雨,龙多登云,乘云雨而行走。”
龙有司水布雨的功能,又是神的助手,因此在上古传说中,龙也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工具。《山海经》中记载了一则黄帝与蚩尤作战的故事,故事中说蚩尤率军队进攻黄帝,黄帝命令应龙在冀州之野抵抗蚩尤的进攻。应龙受命后用它司水的本领将水蓄积起来,造成缺水,以图阻止敌人。但蚩尤请来风伯和雨神,纵风下雨。黄帝又从上天派下一名称作魃的女神协助应龙,止住了风雨,最后将蚩尤击败。但应龙与魃也无法回到天上,于是地上大旱。
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也有龙的活动。据说大禹治水前,有应龙以尾画地,为禹画出应开挖的浚水导水的水道线路,也有传说说禹治水时疏导河川、挖去山岩,有应龙在前曳尾,有玄龟在后挖泥,当疏导到巫山县时,一条应龙画错了水道,被禹处死。巫县现在仍有错开峡和斩龙台两处地名。
传统中的应龙是一种有翼的龙,颈细腹大,鳞身。脊上有棘礼四肢强健,而且喜欢独处。古人曾有诗咏应龙:“应龙未起时,乃在渊底藏,非云足不踏,举则冲天翔。譬彼野兰草,幽居常独香,清见播四远,万里望芬芳。隐居可颐志,自见焉得彰。”这首诗实际上是借应龙而指人,借题发挥了。
从上述传说中可以看出,布雨还不是应龙所独有的功能,因为蚩尤也请来了正规的神抵——雨师。但应龙有布雨的本事则是无疑的。据说黄帝战胜蚩尤后,由于应龙不能再上天,所以先民们用上造出一条状如应龙的“土龙”,同时施以巫术,才使得上天降下了甘霖。于是以“土龙”呼风唤雨就成了祈雨的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虽然上古时代的雨师有多种名目,但随着龙崇拜的普及,其它雨师的形象乃至名称都弱化、模糊了,只有龙的布雨形象日益强化,所以龙也就成了雨师。 龙的司水与布雨形象的鲜明,又与祈雨巫术的发展有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国家,在远古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天气的阴晴旱涝、雨雪冰霜都对农业生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农业收成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先民们的命运,所以祈雨就成了最重要的巫术。在上古的祈雨活动中,虽然离不开龙,却不以龙为主角,因为上古时期龙是沟通神与人的工具,是天神的助手,本身还不是神,所以在祈雨巫术中,龙还只是布雨的工具。
那么,上古祈雨是什么样子呢?
据文献记载,上古祈雨巫术主要是焚人祭天。当作牺牲而被焚烧的是两种人:巫和魍。巫在原始宗教中是天神的使者,所以要用火焚死,使其能升天向天神介绍旱情,求天降雨,魍是一种残疾之人,据说身躯矮小、腹部高耸,总是仰面鼻孔朝天。
天哀怜这种人,怕下雨雨水流进魍的鼻孔,所以不肯降雨,造成干旱。这样,魍就成了一名召致旱魔的不祥人。所以要在巫术中焚烧魍,是因为在远古先民看来,既然上天哀怜其病不肯降雨,自然也会哀怜其被焚而降雨人间。在这个仪式中,要使用龙状的祭器和“作土龙”,用龙来通神,求上天降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文明的进步和人文精神的兴起,上古时那种残酷的焚人祭天的祈雨方式有了重要的变化,不再焚人,而改为曝晒。担任祭司的巫和作为牺牲的魍要在炎炎烈日下曝晒数日。但这种作法也已受到怀疑和指责。《礼记》记载说,有一年大旱,鲁穆公召见县子商量。穆公问道:“天久旱不雨,我想准备一场祭天曝晒的仪式,你以为如何?”县子回答说:“天不下雨,您却去曝晒残疾之人,如此施虐,是不可以的呀!”穆公又说:“那么我举行祭天曝巫的仪式是否可以?”县子说:
“靠巫这种愚蠢的妇人来祈天降雨,难道不是自己的疏忽吗?”这段对话显示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是曝晒巫和魍这种求雨巫术也已受到冲击,被视为是虐待和愚人之术。
战国以后,祈雨的仪式更多地转向用龙,并将阴阳五行的内容融进了仪式之中。如在汉代,春旱求雨时,地方官要选择水日祭把社稷山川,不得斩伐山林名木。在城邑的东门外建四通之坛,坛方八尺,周围树立八面黑旗,以水官之神共工为神主。祭祀之时,用八条生鱼和玄酒(一种用来祭祀的清水),并准备清酒和大块的肉脯。用洁净善言的巫人主持祭把,要连续三夭举斋。巫要穿黑色衣,先向神主祭拜,然后念祝词,祝罢再拜。祝词是:“上天生五谷用来养人,现在五谷受到旱灾的危害,难以成熟结出果实。诸神享受清酒与肉脯,拜请神灵降雨。
雨降而大地湿润后,我门就奉献牲物再表感谢。”在水日作一条8丈长的苍龙,置于中央,作7条4丈长的小龙,龙头皆向东方。
各相距8尺。再选小童8人,食斋沐浴3日,穿青衣而肃立。把祭祀土神的“社”与闾外的沟挖通,用5只蛤蟆放在社中央方8尺、深1尺的池内,注以水。然后再准备清酒肉脯,斋戒3日,穿上黑衣向神祝祷。用3岁的公鸡与雄猪,将其作为祭神用的炙肉,在四通神的供室中炙烤。谕令百姓关闭南门,门外放置盛水的容器,开北门,村内放一口雄猪,北门之外的集市里也放置一口雄猪,听到鼓声响起后就炙烤猪尾。间里周围如有未掩埋的骸骨要埋于地下,沟峪有草木壅塞的,用火将柴草烧掉,如河沟已被桥道堵塞,要疏通。求得雨后,向林献一口猪及酒、盐、黍等物。作龙必须要在水日,必须要用洁净的上。还要在庚子日令吏民夫妇同居,以取阴阳调和之意。在汉代的祈雨仪式中,龙的地位与作用已与远古时期有了差别,汉代祈雨用龙,主要的不是用龙来通神乞雨,而是因为龙本身就可以招云,云从龙,有云自然易于降雨。 汉以后,祈雨的仪式复杂化了。这是因为汉之后佛教渐次传入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初具规模。这两种宗教在中国立足后,便成了祈雨活动、特别是民间祈雨活动中的主要角色。但传统的以龙祈雨的方式并没有消失,而是与佛、道的祈雨逐渐结合,不过国家祈雨把典中,还主要地是通过敬天求天神降雨,巫术的成分减少,甚至不再使用巫砚,但以土龙招雨的作法还很常见。隋代专有祈雨的祭坛,当第一次祈雨后不见灵验时,皇帝则下令禁屠、迁走集市,官员不得打伞用扇,让居民造土龙,皇帝自己还要穿素衣,不坐正殿或干脆露天办公,还要减少御膳的数量,撤掉乐队。
唐代除了传统的祈雨仪式外,又出现了画龙祈雨的新花样。唐代民间的祈雨近乎于直接向龙祈求,并保留了巫术的某些形态。据《全唐诗》记载,唐代民间祈雨时,用土填满大瓮,用木制的蜥蜴放人土中,然后用穿青衣的小童手持青竹,围瓮边唱边舞:“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若滂沱,放汝归去。”由于蜥蜴是龙的原型之一,所以在仪式中当了龙的替身,如同用土龙一样。小童且歌且舞,显示出巫的流风余韵。宋代民间祈雨也用此法,不过略有不同,求雨时各街巷以大瓮装满水,上插杨柳枝,将活蜥蜴放入水中,也有青衣小儿环绕而歌。宋代还有一种龙虎祈雨法,用长绳系一虎头骨,投入据称是有龙的水潭之中,使人不断牵动长绳,虎头骨就在水中摇摆不定,于是就会有云起潭中,随之雨降。这种祈雨仪式取的是龙虎相斗之意,引龙出渊,从而降雨。唐宋后,国家的祈雨仪式上常有最高统治者参加,明世宗朱厚璁曾亲到郊坛祈雨,得雨后赋诗:
“烟雨腾腾述苑林,老龙惊起状千寻。
三农此时欢樯秀,百谷成时喜赋吟。
嘘呼还本原阳气,震荡须资雷雨临。
莫谓尔君六事否,且喜思霖抵万金。”
龙在上古时代,具有原始宗教的意义,但随着历史的发展。
龙的宗教意义淡化,世俗化的趋势加强。但汉以后,龙又重新被注入了宗教的内容,龙也由原来的神兽变成了充分人格化的龙王。
龙的这一身份变化源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
佛教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由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的。这个王子就是佛教里所称的释迦牟尼佛祖,也称如来佛。佛教创立后,经西域渐渐传播到中国内地。在传播过程中,为能在中国立足,佛教大幅度地中国化,其中包括对中国传统神柢和巫术的吸收。佛经在传入中国时,也在概念和术语上尽量向中国传统文化靠拢。
在佛经中,有一个名叫“那迦”的神兽,这种神兽长身无足,在水中称王。实际上,那迦的原型是南亚热带雨林中的蟒蛇。那迦在佛教中是佛的护卫者,按佛经的说法,佛降生后,那迦护卫在佛的左右,吐一温一凉的净水为佛洗浴,并在空中歌舞赞礼,散各种妙花。那迦的数目在佛经中说法不一,有五位、七位、八位、八十一位、一百八十五位等不同说法,每位又有眷属千百。那迦可兴云布雨、决江开渎、致福却灾,居于海川沼渊之中,显然,佛教中的那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佛经转译为中文时,那迦顺理成章地被译为龙,而中国的百姓原本就以龙为神灵,对佛教中的龙也就慨然接受,并以中国文化中的龙来理解佛教中的龙了。
在佛教中,龙是护法八部神抵中的第二位,神通广大,被称为“龙王”。据佛经记载,龙王在居住的海中有庄严华美的宫殿,佛曾到海底龙宫中宣讲佛法。这些内容对中国龙王及龙王传说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提供了素材。
道教形成于东汉未年。它是在中国上古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说和升仙思想发展而来。因而,上古的鬼神观念和龙的观念都被道教所摄取。上古神话中龙是通天神兽,是升仙的坐骑,道教对此说全盘继承。道教中的神仙也多以龙为脚力,道教的法术中有一种为“乘峤”,即乘坐神兽飞行于空中,与神仙往来,所乘的神兽有三种,即龙、虎和鹿,分别称为龙峤、虎峤和鹿峤。三种之中,以龙峤为最上,因为龙能上天入地,穿山潜水,能助修炼之人混杳冥而通大道。据道教经典所说,乘龙断者游洞天福地,一切邪魔精怪都不敢侵犯,无论到何地,都会有神祗出迎。早期道教,尽管不否定龙的施云布雨的功能,但为龙所规定的基本职责是供得道仙人驭乘。那么,为何道教后来特别重视龙的施水功能,以致后来也出现了龙主这一“神”呢?这主要是因为早期道教与佛教曾有过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一方面是双方争相拉拢封建君主以取得政治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尽量附和民众心理,取得民众的认同。所以,当佛教关于龙王的内容日益渗入中国文化之中、产生社会影响后,道教也奋起直追,把道教中的龙也附会为王,而且后来居上,名目的繁多超过了佛教,主要有四海龙王,东海敖广、南海敖闰、西海敖钦、北海敖顺;五方龙王: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黄帝。此外尚有清净、大地、法海,日月、星宿、天宫、龙宫等各种名目的龙王数百位。上古原始宗教中的龙虽有神性,但并不占地一方,但道教的龙则均有守土之责,诸天有龙,四海有龙,五方有龙,三十八山有龙,二十四向有龙,渐至凡有水之处,无论湖海河川.还是渊潭池沼,甚至井、泉之内,莫不有龙王驻在。
由于道教是本土宗教,道教的龙也就更为中国化,比佛教的龙更为世俗,更适合中国民众的心理。道教的龙不但能降雨除旱,而且还可救火,当龙降临时,还可以在祈雨的同时捎带提一些其它方面的要求,如求福、长生、官职、疾病,住宅凶吉等,“无有不吉”,大有包打天下的气概。道教中龙的施雨也更有人情味和传奇色彩。《太平广记?》曾记有一位名叫释玄照的人在嵩山修炼讲法。听众中有三位须发皆白、相貌奇异的老者从无缺席,虚心听讲。一日,三老臾谒见玄照,称三人皆为龙,得闻大道,非常感激,无以为报,请玄照指使。于是玄照说:
“今天下久旱,如能行云致雨,润万物而苏民困,功德非浅。”三老臾回称:“施雨不难,但天帝雨禁森严,擅自行雨,于系非小,恐有杀身之祸。不过有一方法可行,我等闻听少室山处士孙思邈德高望重,仁德无量,其所传《千金翼方》惠济万世,其名已录仙籍。如得孙处士一言相庇,定保我等安然。”于是将相庇之法告诉给玄照。玄照即赴少室山孙思邈处,请庇护三龙,使龙能召云致雨。孙思邈问以何法,玄照答以三龙降雨之后,即避于思邈居室后的池沼中隐蔽。如有异人拘拿三龙,请思邈劝谕释三龙之罪。孙思邈允诺。于是三龙行雨一昼夜,千里雨足。次日,玄照赴孙思邈处,二人对谈之际,忽见一骨状奇特之大汉径奔室后池沼,大声叱咤,须臾间便有三只水獭浮出池面,大汉以赤索将三獭捆定,准备离去。孙思递急趋前拦住大汉说:
“三物之罪,死不足以赎,但擅自行雨是出于贫道之意,还望开释三物,并请上达天帝,恕三物之罪。”大汉听毕,即解开绳索而去。事后三龙赴孙思邈处,意有所酬,孙坚拒。三龙又向玄照致谢,再三为请。玄照不得已,遂请三龙作法将观前障路山峰移走。于是三龙作法,将山以雷霆击碎,观前豁然开朗,数里坦平。
故事中的孙思邈为隋未唐初名医兼名士,有千金方传世,当时颇有名气,被道教牵扯入内,反映道教不仅能使龙致雨,还能救龙之命,龙与神仙的感遇富有人情味。孙思邈救龙故事不止一端,《酉阳杂俎》记孙思邈在终南山隐居,时天大旱,一名来自西域的胡僧在昆明他结坛祈雨。七日后,池水缩数尺。池中之龙化为一老者至孙思邈处求救。孙说:“我知道昆明池有仙方三十篇,将方予我,即可救你。”龙答称仙方天帝不准妄传,但事急已顾不了许多,遂将仙方奉上。孙思邈大喜,嘱龙不必忧虑。自此果然池水渐涨,甚至溢出池岸。胡僧祈雨不成,羞奎而死,这个故事中的孙思邈没有仁圣的色彩,颇有乘人之危、且不顾天下而念一已之私的意味,但表现了在龙问题上的佛、道之间的竞争。
佛、道两教争相对龙宣传,刺激了民间对龙的崇拜,传统的龙也由一神兽而成神。于是大江南北,龙王几乎无水无之。封建帝王也对龙神发生兴趣,唐代就有祭五龙之制,宋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下诏封天下五龙神为王爵。明清两代帝王也有封龙为王之举。帝王的褒扬,抬高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本来在佛、道二教中,龙虽为神,但都没有显赫的地位,因此无论佛寺还是道观,都不供奉龙,龙但是宗教建筑的装饰,至多不过是佛、仙的坐骑,但在中国民间,龙却扬眉吐气,成为一种信仰最众、独立于佛、道之外的神祗。各地龙王庙林立,龙王庙与城隍庙、土地庙成为中国到处可见的祠字。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