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澳(东石港早期称谓),风光旖旎,千帆竞发,临江水碧,江畔有株古榕,绿茵可蔽风日。古榕也即是名闻遐迩的东石天后宫。
宫始建于宋庆元三年(1197年),由船东蔡咸康、林义照、高长治、兰景云等倡建,座北朝南面海。整体结构包括山门、东西廊、正殿、二进三开间,砖木结构,穿斗式木构架,硬山式的殿顶,雕龙塑凤,古色古香。山门三通并立,正门题匾“龙江奇境”。大门两侧嵌有浮雕麒麟石垛一对。
东石天妃宫历经千年,长盛不衰,即使清朝顺治十三年丙申四月贝子王以海氛奉檄迁界,沿海十里所有宫皇寺庙皆尽化为灰烬,惟有东石天妃宫巍然独存。 寺庙代有人修,东石天妃宫不乏官方、船家商人重修。最有特色的是旅居东南亚的渤泥、交趾、占城、三佛齐、天竺国、蒲甘国、苏禄国、凌牙斯加、多朗国等27个国家与地区的东石香客数十人,捐巨资修葺。这对东石早期的海洋文化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明朝以来,泉州从宋元时期世界最大贸易港口而衰落,但东石港的走私贸易仍异常繁盛,加上历代以来大量泉州华侨到异国谋生,也多从东石出海。这对当年的先民来说,横跨喜怒无常的海峡进入异域是安危难卜的险途,因此伴随海船的出海,商人和移民为祈求海上平安,自然而然地会尊奉世代以来被奉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东石天后宫的长盛不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东石港繁荣、兴盛的景象。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