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前船工人民子弟兵解放舟山的坚强后盾
支前船工人民子弟兵解放舟山的坚强后盾
1949年10月,浙东海疆炮声震天,我22军和21军之61师展开对金塘、六横等舟山外围岛屿的攻击。那时,18岁的我作为随军支前干部奉定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派遣,随南线红军师渡海登上桃花岛,参与解放舟山的支前工作,经历了登步会战,见证了支前船工作为人民子弟兵解放舟山的坚强后盾,在解放舟山中舍生忘死的历史。
渔民纷纷报名当支前船老大
军队渡海作战,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船舶,还有就是船工,特别是熟悉舟山风潮礁险的本地船工,否则无法打仗。
国民党军队盘踞虾峙岛时,一些渔民,将船、篷、橹、桅分开藏起来,有的将船沉入水中,保护起来。解放军进岛后,深入老百姓家中宣传党的政策,访贫问苦,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他们将船装好,并纷纷自愿报名当船老大,要送解放军攻打桃花岛。1949年,六横、虾峙有一批老百姓加入到支前船工队伍中,提供了50余艘船舶支援61师,在战桃花、打登步中起了大作用。
当时船工支前,部队除管三餐吃饱外,还按不同技术给予津贴,船老大每人每天发大米12斤。有一小部分人是奔着这些大米而来,听说海上多潜水艇,性命难保,先当船工后强迫当兵离开家乡等谣言后,情绪很不稳定。我们几位支前干部就到各连队去,一起做支前船工的思想工作,消除他们的顾虑,稳定了军心。
当时,军运夜航任务极多,敌海军常来袭击。支前船工热心地教会解放军官兵掌握驾船技术。铁、木、竹、船四匠积极为解放军修理船具,制作救生浮圈。
登步之战一批船工壮烈牺牲
普陀支前船工与解放军同舟共济、生死相依,为解放舟山作出了贡献。登步之战,61师由支前船工和解放军官兵合编的水手队,在进攻退撤中起了关键作用。1949年11月3日夜,船工们冒着危险运送突击部队抢滩登陆登步岛。
11月4日夜,水手队冲破敌舰拦击封锁,又成功运送胡炜师长率步炮兵十三个半连队增援登步会战。 11月5日夜,撤出登步岛时,我军发起佯攻,枪炮声震天,在61师李清泉副政委指挥下,支前船工和解放军水手们沉着勇敢,驾帆船穿梭桃花岛与登步岛之间,确保了攻岛主力带伤员和俘虏,于11月6日凌晨2时前,全部安全返回桃花岛。
6日凌晨3时,敌胡琏12兵团67师攻占登步岛野猪塘山及蛏子港以南海岸,青年军及224团攻抵天后宫、大岙以南海边,而此时,我红军师早已撤离完毕。
登步会战,舟山籍支前船老大中,六横人邵仁夏、乐香友、周振祥,虾峙人邬德位,湖泥岛人周阿德牺牲。支前地方干部、山东南下干部董贞祥在之后的夜渡中,为敌炮艇伏击牺牲。
下庄乡113名渔民成支前船工
登步岛会战后,首长叫我到六横岛去为62师184团服务民运。该团自三门湾直开六横参战,并担任掩护桃花岛61师侧后的安全。 184团系彭雪枫原淮北子弟兵,因距原师部较远,暂归61师指挥,团政委为项丹。不久,有步兵187团和63师炮兵营自温州北上增兵,要驻屯于六横岛下庄乡备战。
定海军管会和中共定海县委、县政府决定军事接管下庄乡,组建下庄乡人民政府,任命我为乡长,迎接63师劲旅来前线。 1949年12月1日召开了全乡32个保正副保长、文教、商户、士绅会议,宣布下庄乡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会上,184团赵侠增团长到会讲话:共产党要有自己的政权,方能军地同心同德发动组织民众,支援大军攻取定海、沈家门。上庄、下庄两乡人民政府是今舟山市范围内最早一批建立的乡镇一级革命政权。
187团和63师炮兵营自象山港夜航抵达下庄乡。当我和乡指导员朱凤友到礁潭187团团部见首长时,王爱希团长、易若侠政委向我们表达了对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慰问。在询问了社情民风后,政治处主任郑焕如立即布置任务,要求下庄乡火速动员渔民船工到各连队支前。易政委指示:“我团从北方及温州带来一批水手,但人数太少,又不熟悉舟山海况环境,乡政府输送船工是当务最急。”
因前阶段打登步及海上军运,支前水手有伤残阵亡,群众中顾虑很多。经过努力,下庄乡动员了113名渔民到各连做支前船工,保证了187团、63师炮兵营战备急需。下庄乡还组织铁匠、木匠、竹匠及船匠到部队服务。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