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全国农民文化艺术‘一村一品’展中,文化部工作人员买走了20件普陀渔民画衍生产品,这是我们此次参展的最大收获。”6月21日下午,刚从北京参展归来的普陀东极镇渔民画作者梁银娣告诉记者,这次带去北京的400多件普陀渔民画以及相应衍生产品,不到一天就被抢购一空。
“今年4月16日,瑞士阿彭策文化基金会主席等一行在参观了普陀渔民画发展中心后,就花了8000多元买走10多幅作品。”普陀区渔民画协会秘书长黄玲对记者说,目前,普陀渔民画每年创作的作品有近千幅,销售率达80%以上。通过积极参加各地的展览,渔民画的知名度以及销售量稳步上升。“今年4月举办的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以及5月在深圳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文博会上,就有数家文化传播公司收购了30多幅渔民画,并表示将进一步洽谈经销事宜。”
不仅渔民画本身受到追捧,其多个系列的衍生产品通过转化为旅游产品,也被市场所认可。据介绍,目前普陀已尝试开发了渔民画系列工艺品,如黑陶盘、船板画、磨漆画、陶瓷画、浮雕画、铝版画、沙雕画、渔民画丝巾以及立轴画等,并已远销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地,成为家居装饰、馈赠亲友的新宠。
今年5月,东极镇将30多件渔民画印制在杯垫、鼠标垫、文化衫以及礼品袋上,开发出系列旅游产品,仅一个月时间,销售量已逾5000个以上。而由普陀多宝阁海洋文化研究所翁来英开发设计生产的黑陶盘渔民画和“翁山船板画”,一推向市场就深受好评,不仅销路不愁,而且屡屡获奖。
“以后普陀还将加大渔民画衍生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结合普陀旅游的发展,让渔民画成为传递舟山海洋文化的载体,从而探索出一条文化与产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路子。”黄玲说。
据了解,在此次全国农民文化艺术“一村一品”展上,普陀(东极)渔民画被组委会评为优秀项目奖,作品《海上布达拉宫》获优秀奖,《弄潮》等3件作品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