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山东省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管华诗院士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3:32:37 

蔚蓝色的海洋对于管华诗意味着什么?从上个世纪60年代投身于海藻中提取碘的协作,到70年代率先接触海洋药物,再到80年代研发海洋生物工程制品,90年代开创我国海洋药物化学学科,管华诗的毕生情感所系都在“生命摇篮”的水域深处。

1979年的一天,管华诗正在实验室做实验,为了降低硫酸钡制剂的黏稠度,他试了很多办法,但是都不奏效。管华诗随手加了一点从海藻中提取的分散剂。奇迹出现了,黏结现象瞬间消失。这个偶然的化学现象极大的触动了管华诗:能解决硫酸钡的黏结现象,是否也可以解决心脑血管疾病中血液黏稠的问题呢?一个大胆的设想在管华诗头脑中生成:向海洋要宝,研制海洋药物。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药物宝库。在海洋生物体内合成的化合物,很多对人及其他动物的代谢过程有活性作用,不少活性物质既可制成抗肿瘤、抗病毒、抗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及消炎镇痛的高效药物,也可开发成强身健体并有一定辅助疗效的功能食品。另外,由于海洋生物气息的独特生活环境,因而常含有陆地生物没有的成分,其化学结构独特,功能特异。制成海洋药物,是防治威胁人类健康的疑难杂症的希望所在。

然而对于医学,管华诗到底是个门外汉。20世纪70年代末,不仅国内没有人进行过任何海洋药物的研究,就连西方发达国家还在探索过程中。困难是巨大的,但管华诗毫不退缩。缺仪器、缺设备,就想办法自己解决;有些问题国内无法解决,就与国外合作;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多层次协作,就积极向国内同行寻求支持,联合攻关。

1980年,管华诗在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我国高校最早的海洋药物研究室。说起来是个实验室,其实是由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改造而成。实验室虽然建了起来,但当时由于缺少资金,他们总共的科研经费只有2000元。就靠这2000元,他们选择了PS型胃肠双重造影硫酸钡的研究和降糖素的研究等课题。白天上班、开会、出差、给学生上课,晚上十点以后进实验室,连续进行“车轮战”,没有休息,寒暑假也都在那个厕所改成的实验室里度过。

1979年—1982年,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管华诗和他的课题组就成功研制出海洋新药PSS,并进入临床应用。经270余例临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藻酸双酯钠PSS是治疗高凝性疾病较为理想的一种海洋新药。治疗脑梗塞总有效率92.27%%,治疗高原地区高凝性疾病显效率78.57%%。长期临床服用,未发现毒副作用。

管华诗的海洋药物成功了!他不但开辟了一个新的海洋学科研究领域,而且实现了抗癌治癌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医药行业由陆地生物制药到海洋生物治药的重大转型,带动了我国海洋药物这一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的兴起,从而使得中国的海洋药物研究和海洋资源利用与国际先进水平缩短了距离。1987年,新药PSS以其独特的结构、优良的性能、丰富的药源、简便的工艺、低廉的价格,赢得了国际荣誉,荣获前南斯拉夫国际发明展览会金牌奖。199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在开发应用技术成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管华诗予以重奖。PSS抗心血管新药经过多年的用药实践,现在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药店和医院的常备药和非处方药,造福了数以万计的患者。PSS研制成功投入生产后,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已创造产值超过35亿元。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