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海洋生物

来源:中国科学院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15-05-20 23:34:32 

南极大陆生物稀少。然而,围绕南极大陆的海洋——南大洋,却是一个生机盎然的生物世界,特别是南极辐合带附近的水域,生物更加稠密。

南大洋过去曾称为南极洋或南冰洋。它的北界为南极幅合带——水温、盐度急剧变化的界限,位于南纬48°~62°之间,这条线也是南大洋冰缘平均分布的界线。南大洋的面积为75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惟一完全环绕地球,而没有被任何大陆分割的大洋。它具有独特的水文特征,不但生物量丰富,而且对全球的气候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南大洋中栖息着数千种海洋生物,从单细胞的浮游植物到几米长的大型海藻;从小型的浮游动物到大型的哺乳动物海豹、海狮,乃至百吨重的巨鲸;从会飞的海鸟到不会飞的企鹅,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就生物的分布而论,从岸边的礁石、沙滩到潮间带;从浅海到数千米的海底深渊;从海水到浮冰、冰上,都有它们的踪迹。可以说分布广泛,个体稠密,种群幕革,一派生机。

与世界其他各大洋相比,南大洋的生物种类没有那么多,但数量却大得多,如南极磷虾,其蕴藏量约4亿~6亿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南大洋的捕鲸量占世界总捕鲸量的70%;企鹅的数量约有1亿多只;海豹的数量也占世界首位;浮游植物的密度也相当高,有时每立方米海水中有1亿个细胞。

种类少,数量多,这是南大洋生物的特点之一,正是因为数量多,掩盖了种类少的不足,使南大洋仍然生机盎然。

南大洋生物的另一个特点是生长慢,代谢低,耐寒冷,耐黑暗,个体大,寿命长。例如南极的某些鱼类,每年生长几厘米;南极鳕鱼能忍耐-1.89℃的低温;罗斯冰架发现了耐黑暗而腹中空空的浮游生物;帝企鹅能忍耐-60--70℃的低温,平均体重为43千克;蓝鲸的体重高达150吨;象海豹的体重达6吨;最大的乌贼重达143千克。同位素测得某种南极鱼的年龄为1600年。这都是上述特点的最好例证。

南大洋中稠密的海洋生物,丰富的生物资源,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开发利用南极的海洋生物资源,将是人们考察研究南极首先得到的经济效益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