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东洋”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3:52:30 

郑和是明成祖的宠臣、官封内宫太监。这个成天围着皇帝转的人,怎能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七下西洋”,并且安全往返,创造了世界海洋史上的奇迹呢?这除他自幼具有一定的海洋知识外,还与他“下东洋”的实践活动有关。

从元朝末年起,倭寇不断袭扰我国沿海,多次侵犯掠夺浙江、山东等地。到明初的永乐年间,倭寇犯境更加猖獗,直接威胁到各国来华贡船的安全,使朝廷对外联系受到阻碍。为此,永乐皇帝朱棣选派亲信郑和出使日本,以制止倭寇袭扰,调整日趋紧张的中日关系。《日本一鉴·穷河话海》中“永乐甲申,倭寇直隶、浙江地方,遣中官郑和往谕日本王”,便是这一历史的记载。

1404年,郑和率领一支船队从浙江宁波附近的“桃花渡”出发,横越东海,出使日本。郑和使团同日本国王源道义进行了会谈,他宣扬明王朝威德,强调中日睦邻友好。经过谈判、磋商,双方达成了共识,解决了三大问题:

一是源道义接受了明朝皇帝给他的“日本国王”封号和金印、冠服等,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史料记载:“太监郑和等赍谕诸海国,日本首先归附”,随后中国附近各国相继被招抚,为明朝创造了良好的和平环境。

二是双方签订了经济条约《勘合贸易条约》,确定了中日贸易中的“勘合”原则,推动了中日贸易的正常发展。

三是日王承诺积极解决倭寇犯边问题。郑和使日后,源道义就主动出师追捕倭寇,捕杀了主要首领,将俘虏献于明朝,使倭寇海盗渐渐收敛。到永乐15年,我国沿海大体上实现了“海洋平静”。

鲜为人知的 “下东洋”,是郑和十分重要的海洋实践活动,使他亲身体会到:海洋对国家的重要性,依靠强大的海上实力及和平外交政策,是搞好周边睦邻关系的重要手段,只有解决好东边海防的后顾之忧,才能腾出手来“下西洋”。“下东洋”的实践为第二年郑和“下西洋”奠定了基础。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