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子孙后代守住一方碧海

来源:钱秀丽   发布时间:2015-05-21 04:02:44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陆源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涌入海洋,加之海洋开发本身造成的环境影响,打破了海洋原有的“和谐”。“两会”期间,如何保护好海洋环境,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问题显现,警钟鸣响

海洋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而产生的。进入20世纪,人类活动及其日益发展的科技,给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带来巨大的冲击,反过来海洋污染又对海洋生物资源、人类自身的健康造成日益严重的威胁。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的话说就是,如果人类还像以往对待陆地一样对待海洋,那么海洋将会以更严厉的方式来惩罚人类。

提到我国目前的近海环境质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麦康森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从目前以越来越高频率暴发于近海海域的赤潮可以看出,海洋环境污染形势已极为严峻。作为一名水产学家,麦康森进一步指出,海洋环境变化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已经十分显著,就连不存在任何捕捞压力的海洋生物数量也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敦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海洋在全球变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就全球水循环系统来说,有80%以上的淡水资源来自于海洋。海洋以博大的胸怀供给陆地大量洁净淡水,但陆地却往往“回报”以大量的污水。

真正的危害往往不只于此。据科学研究表明,海洋污染呈现出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等特点。海洋一旦遭受了严重污染,恢复起来将十分困难。为此,管华诗代表指出,如果沿用陆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事海洋开发,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追本溯源,揪出“元凶”

“元凶”一:人口压力大导致环境压力突出。胡敦欣代表指出,中国的人口世界第一,要解决如此庞大的人口吃饭问题,必须要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就一定会影响环境。麦康森代表也指出,沿海较大的人口密度,给海洋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不言而喻。

“元凶”二:入海径流变化改变近海海域环境。近年来,由于能源紧缺,水电作为重要的能源供给途径,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拦河大坝的建设对入海径流和海域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胡敦欣代表向记者举例指出,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黄河断流使入海淡水和泥沙大量减少,导致渤海盐度上升,间接导致对虾产卵场的缩小,使之产量急剧下降。同时,入海泥沙数量的减少,还导致渔场形成的地质学条件发生变化,影响难以估量。

“元凶”三:工业和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入海。麦康森代表指出,很多沿海城市的污水未经处理或者经过简单处理就直排入海,加之排污口离岸太近,海水交换缓慢,从而对近海海域造成严重污染。胡敦欣代表告诉记者,中国农业施肥量占全球总量的1/3,而利用率却不高。大约有45%以上的肥料白白浪费,随内陆水系最终进入海洋,造成海洋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赤潮的发生。

“元凶”四:沿海地方政府过分追求国民生产总值(GDP)。麦康森代表强调指出,虽然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但由于发展惯性和错误政绩观的影响,很多地方政府仍然把经济发展和GDP摆在首位。他警告说,类似“蝗虫经济”式的盲目发展模式,带来的环境破坏和对百姓健康的损害十分可怕,应引起沿海城市发展战略制定者的高度重视。

“元凶”五:水产养殖污染海域环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秦蕴珊指出,除陆源污染、海上开发造成的污染外,水产养殖业是造成海洋环境被破坏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水产养殖业发达地区,赤潮危害往往比较严重。

“元凶”六:海洋开发带来的污染。对渤海污染问题,秦蕴珊代表指出,除了三面环陆的地理因素外,海上油气开采等海洋开发行为也是造成渤海污染的原因之一。

“元凶”七:海洋环保意识淡薄。受访的几位代表不约而同地认为,海洋污染最大的“元凶”莫过于“海洋环保意识”淡薄。管华诗代表强调,仅靠硬性、不定期地监管来治理海洋污染,效果不会太好。应树立国民的“海洋环境意识”,全民共同监督和保护海洋环境。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目前,中国海域环境质量总体还是好的。海域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渤海沿岸、珠江口和长江口,而珠江口和长江口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污染特征。”谈到我国海域环境总体质量,秦蕴珊代表这样告诉记者。在海洋开发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在“亡羊补牢”,尚为时不晚。这个“牢”如何补呢?

办法一:增强“海洋环保意识”。管华诗代表特别强调,增强“海洋意识”是海洋环保关键所在,而对污染企业主和地方行政管理者的海洋意识教育尤为重要。另外,国民海洋环保意识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将其融入素质教育体系之中。

办法二:开发与保护并举。“海洋开发应树立保护意识,如果缺乏保护性技术,宁愿放慢开发速度,也不要进行可能造成海洋环境被破坏的强行开发。”管华诗代表告诉记者。谈到养殖业对海域污染的治理问题,秦蕴珊代表特别强调的也是开发与保护并举。他指出,中国的国情不允许放弃养殖业,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探讨合理开发的途径。为此,他建议,一是搞好功能区划,按区划用海;二是依法加强海域管理;三是加快新品种的培育;四是搞生态养殖。

办法三:治海先治陆。据国家海洋局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海洋污染80%以上来自陆源。因此,治海需先治陆。对此,麦康森代表建议,应给地方发展以科学合理的排污指标,实行总量控制。国家审批大型项目前,应先从宏观上对沿海产业布局进行通盘考虑和规划。“目前的海洋功能区划已经在向这个方向发展了。”他补充到。

办法四:建立海洋环境质量日常监测机制。“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天气预报,也有风暴潮预报,但唯独缺少海水环境质量的日报、周报或月报。以往以课题形式开展的海水环境质量研究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无法获知海洋环境的长期变化趋势,阻碍了海洋环境问题的研究。”麦康森代表建议,应将海洋环境质量的监测工作日常化,安排和组织专门的经费和机构,把海水环境质量监测作为日常工作进行长期监测。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