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呈奎:一位科学家的海洋人生

来源:孙军   发布时间:2015-05-21 04:04:19 
今年1月20日,96岁高龄的曾呈奎在山东省青岛市逝世。这位曾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的科学家,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事业,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奠基性和原创性成果。

曾呈奎去世后,美国藻类学会主席科尔特·匹司奇尔博士专门发来唁电:“曾教授毕生从事海藻生物学及其栽培研究,他的工作成就受到全世界几代藻类学家的赞赏和钦佩。他是首批获得美国藻类学会设立的杰出贡献奖殊荣的最卓越藻类学科学家之一。”

曾呈奎1909年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的一个华侨世家。自小生活在农村的他,目睹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毅然为自己取号“泽农”,以明心志。1929年,曾呈奎在厦门大学学习时,当看到人们采集海藻为食,便萌发了“海洋农业”的想法。从此,他一生与大海结缘,开始了“沧海桑田”的远征,并为之奋斗了终生。

1946年,37岁的曾呈奎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生活待遇和科研条件,怀着报效祖国的愿望毅然回国。按照当时的条件对比,他非常清楚留在国外更有利于个人事业的发展,但他选择了祖国,为实现“泽农”志愿义无反顾。

青岛解放前夕,他是国民党政府所要争取到台湾去的科学家之一。他毅然留下投身于新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文革”中,他受到批斗和非人折磨,但仍然对党充满信心,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矢志不改。1980年1月8日,经过长达20多年的长期考验,他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翻阅曾呈奎的笔记,记者发现有过这样的文字:“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要抓紧时间多做些工作”,“我们与国际上的差距拉大了,只有拼命干,才能谈得上赶超”,“活着,就要给人民努力做点有意义的事”。入党后,身兼海洋所所长及党内外、学术、行政等30多项职务的曾呈奎,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

2004年5月以前,曾呈奎坚持每天到实验室去。曾呈奎的秘书,今年68岁的周显铜告诉记者:“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曾老好像不会休息。”自1979年至今,周显铜给曾呈奎当了20多年的秘书。周显铜还给记者提供了一份曾呈奎80多岁高龄至今的“出差记录表”:1990年19次189天,1991年15次173天,1992年22次188天,1993年17次150天,1994年17次101天。

近些年,考虑到曾呈奎年事已高,远在国外的儿子几次劝他移居海外,颐养天年,可每次一提到这事,曾呈奎总是笑而不答。一次,他对二儿子曾云骥说:“你们的心思我知道,可是我的事业在海洋所,在大海,我的根在中国!”

除了醉心于海洋学的研究之外,曾呈奎还是一位杰出的国内外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对社会工作投入了极大热情。他一生获奖无数,但他获得的最后一项荣誉并不是来自科研领域。2004年12月21日,躺在病床上的95岁的曾呈奎荣获国家民政部授予的“2004年度全国爱心捐助奖”。熟悉他的人都说,曾呈奎当之无愧。

在与曾夫人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曾呈奎更多的感人故事。听说哪里发生灾情,他寝食不安,要寄些钱去才踏实;贫困山区孩子上不起学,他心急如焚,要捐些钱给“希望工程”才安心;同事、邻居有了困难,他也要帮一把;捐书籍、义务进行科普教育更是常事。曾夫人说:“做得太多了,都记不清了。”

今年1月12日,曾呈奎逝世前,当得知印度洋地区发生海啸灾难时,曾呈奎和家人特意委托中科院海洋所的胡敦欣院士代他捐上1000元。在弥留之际,他的心中仍牵挂着别人,他的爱心跨越了国界。

对自己的生活,曾呈奎则近于苟刻。他一生简朴,便笺条用旧台历纸,餐巾纸裁成三块用,起草信函和稿件用裁开旧信封的反面,上世纪40年代从美国带回的台灯修修照常用,一把铁皮暖水瓶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伴随至今,在外吃饭剩下的饭菜带回下顿热热再吃,出国住便宜的旅馆吃快餐节约外汇上交国家。

今年82岁的中科院院士刘瑞玉,与曾呈奎共事了半个多世纪。据刘院士介绍,曾呈奎在科研方面成果颇丰,他先后发明了人工海带夏苗低温培育、海带施肥增产、海带南移养殖等技术。1956年,曾呈奎和合作者一起证明了紫菜孢子的来源,使紫菜的大量人工栽培成为现实。如今,我国紫菜年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曾呈奎提出“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战略,并一直致力于这项改造自然的工作。曾呈奎还是我国海藻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开辟了我国化学工业的新领域,使我国成为目前仅次于美国的褐藻胶生产大国。

曾呈奎为科学、为人民、为国家奉献了毕生心血。他一生的光辉,恰似灿烂的流星,划过历史星空;他光辉的一生,正如永远的恒星,永载科学史册!我们永远怀念这位“大海之子”!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