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呈奎:我是大海的儿子

来源:中国科技传播网 2006-10-12   发布时间:2015-05-21 04:04:23 
2005年1月20日,一位科学巨匠在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辉煌历程后,激情澎湃的心脏停止了跳动。1月25日,近八百位社会各界人士顶着凛冽的寒风来到青岛殡仪馆,手持朵朵白菊,怀着崇敬和悲恸的心情,前来送别中国海洋科学界泰斗——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曾呈奎教授。

熟悉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上级机关和领导,他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和生前好友,他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以及世界各地著名科研机构、科学组织和科学家们纷纷发来唁电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说:“曾呈奎先生是我国海藻学奠基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一贯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为我国海藻学科和海洋水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严于律己、诲人不倦的高尚品格激励和影响了一批批的年轻后学,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曾呈奎先生的不幸逝世,是我国生物学界的重大损失。他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的高尚品德将永垂青史。”


“我相信共产党”“我的事业在中国”

曾呈奎一生经历了满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堪称一部宏篇巨著。

曾呈奎1909年6月18日出生于福建厦门的一个华侨世家,自小生活在农村,目睹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艰辛,心灵受到极大触动,毅然为自己取号“泽农”,以明心志。

1929年,曾呈奎在厦门大学植物系学习时,看到人们采集海藻为食,便萌生了“海洋农业”的想法。从此,他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沧海桑田”的远征,并为之奋斗了终生。

上世纪30年代,中国的海藻研究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曾呈奎决心致力于海藻研究。1932年,他到岭南大学研究院刻苦攻读,1934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35年,他来到国立山东大学任生物系副教授,后又到岭南大学任副教授。

1940年,曾呈奎来到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藻类学、湖泊学和植物生理学,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后,他获密执安大学拉克哈姆博士后奖学金。1943年6月,他结束博士后工作,即决定回国,建立中国的水生植物研究所,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中美交通几乎断绝,曾呈奎未能成行。为了实现“沧海桑田”的理想,他选择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进修物理海洋学和海洋化学,同时继续他的海藻资源及其利用研究。

1946年,37岁的曾呈奎已是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由于他的出众才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国密执安大学、华盛顿大学等都希望他去工作。但报效祖国、实现“泽农”志愿是他一直难以割舍的情结。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正因为她落后才更需要我们去建设。”直到1946年12月,他才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任国立山东大学教授。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次重大选择。

曾呈奎回国后,一面教书育人,一面从事海洋科学研究。在一无经费,二无专职人员的情况下,他的科研工作未能真正开展起来。他的“泽农”志愿,“沧海桑田”理想,化作了一种美丽的幻想。这令他对国民党政府异常失望。

解放前夕,曾呈奎是国民党政府所要争取到台湾去的科学家之一。当时,他远在福建厦门的夫人和子女已去了台湾。此时的曾呈奎面临着他人生的又一次抉择。多年现实的教育使他对国民党政府失去了信心,他相信共产党不同于国民党。他毅然留了下来,投身于新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但他的行为遭到了家人的误解,从此他与家人天各一方。直到1975年,在曾呈奎任副团长的新中国第一个科学家代表团访问美国时,他才得以在美国与分别数十载的家人第一次相见,但误解仍然没有消除。1995年,其次子、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研究员曾云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时,才出现了50年后父子在祖国大陆第一次握手的感人场面。在曾呈奎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他的从海外赶回来的子女们看到众多的领导和国内外各界人士如此爱戴和崇敬他们的父亲时,才从内心真正理解了父亲,并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曾呈奎留在大陆,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二次重大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知识分子的重视,对科学教育事业的支持,使曾呈奎深受鼓舞,也使他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从此,他开始把加入党组织作为自己政治上的最高追求。这也是他一生中的第三次重大选择。

1956年,曾呈奎第一次郑重地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经过长期考察培养,1966年基层党组织通过了他的入党申请。然而“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漫长而严峻的考验降临到他的身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再一次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1980年1月8日,经过长达20多年的考验,曾呈奎终于在古稀之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完成了从爱国主义者到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人生重大转折。

对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各级组织给予了他极大的关怀、支持和爱护,也给予了他极高的荣誉。他曾任第三至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届山东省人大副主任,山东省科协主席等领导职务。1991年,鉴于他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他“山东省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


“要让人民吃上我们自己生产的海带”

曾呈奎长达70余年的科研活动始终与海洋科学、经济社会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开展基础研究、探索自然规律的同时,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成效卓著。

曾呈奎长期从事海藻生物学研究,在藻类的分类形态研究上发现了百余个新种、两个新属、一个新科,主持和领导了《中国海藻志》的编写,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威的藻类分类学家。

上世纪30年代,正是开展藻类分类、形态学研究的时期。他走遍中国的南北沿海开展中国海藻资源的调查研究,与世界上许多知名的藻类学家建立了密切联系。二战时期,正在美国从事藻类实验研究并事业有成的曾呈奎,受美国政府之托负责组织开展战略物资琼胶的生产和加工方法研究,同时开展了褐藻胶和卡拉胶的资源和加工方法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就。50年代,紫菜的形态生活史研究是世界藻类学界的研究热点。曾呈奎抓住这个科技难题开展攻关,并取得了关键性突破。1956年,他主持的甘紫菜生活史研究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之一。

海带原本是分布在日本北海道和前苏联库页岛冷温带海域的食用海藻,每年中国大约需要进口1.5万吨干海带满足市场的需求。曾呈奎决心“要让人民吃上我们自己生产的海带”。50年代初,他主持和领导了海带养殖原理研究。经过10多年的辛勤努力,海带夏苗培育、海上施肥和南移栽培取得了巨大成功,为在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海带栽培地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70年代初期,中国人工栽培海带的总产量已达30万吨干品,是日本和前苏联自然海带产量5万吨的6倍。由他主持和领导的“海带养殖原理研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他也被人们誉为“中国的海带之父”。

在海带栽培取得进展的同时,他和他的合作者于1954至1956年先后开展了琼胶、褐藻胶提取加工方法的研究,组织完成了从马尾藻中提取褐藻胶,并于1956年在青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产褐藻胶的车间,开创了我国化学工业的新领域——海藻化工工业。在此基础上,他还进一步开展了海藻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使我国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褐藻胶生产国。

60年代初,国内海水产业界出现了养捕之争,曾呈奎根据海藻人工栽培成功的经验,明确主张“海洋水产生产必须走农牧化的道路”。60年代中期,他首先提出了“耕海”的设想和建议,并领导了胶州湾的“耕海”试验,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70年代末,他和合作者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和报告,初步形成了有关“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理论。80年代后期,针对国际上少数科学家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他又将他的上述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为“蓝色农业”的系统思想。1998年,他以“走向21世纪的中国蓝色农业”为题,组织筹备和主持召开了第108届香山科学会议,进一步推动了“蓝色农业”的发展。

曾呈奎“海洋农牧化和蓝色农业”的远见卓识也得到了世界水产界的承认。2002年4月世界水产养殖大会在中国成功召开,这是对中国海洋农牧化理论和实践成果的接受和认定,也向世界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

曾呈奎作为一位战略专家,每当关键时刻,总是以总揽全局的科学发展观和一系列举措,为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领航。

上世纪50年代,曾呈奎参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洋科学重大规划的制定,并担任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气象海洋学科组副组长、国家科委海洋专业学科组副组长,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海洋综合考察。60年代初,曾呈奎等7名科学家联名上书国务院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被国家采纳。70年代以来,他和其他科学家积极向国家建议开展南极调查研究。80年代,曾呈奎密切提出了中国发展海洋生物技术的设想。

1992年,他向中央办公厅提交了题为《增强海洋意识,建设海上强国》的报告,建议国家攀登计划中应增加有关海洋高技术的项目,海洋生物技术应成为国家“863”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0多年来,曾呈奎独自撰写和与他人合作先后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他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先后多次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省(部委)奖。1995年被授予太平洋地区科学大会奖;1996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1997年9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01年获美国藻类学会杰出贡献奖;2002年又获山东省首次设立的科学技术最高奖。

曾呈奎的杰出贡献,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和认可。他先后担任了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藻类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世界水产养殖学会终身荣誉会员;国际藻类学会主席、国际藻类学会终身荣誉会员。



“我是一所之长,我有责任给他们解决困难,使同志们更好地工作”

1950年8月,在童第周和曾呈奎等的倡议下,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在青岛成立,曾呈奎任副主任,后又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在研究所创建初期,曾呈奎注重招聘贤才,先后请来娄康后、吴尚勤、张峻甫、张德瑞等优秀人才,更是千方百计邀请留美的著名海洋物理学家毛汉礼回国加盟研究所。在他和童第周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海洋生物研究室很快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多学科、综合性的海洋研究所。

在他和童第周、张玺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努力下,一批批优秀人才汇聚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如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第三任所长、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第四任所长、海洋地质学家秦蕴珊以及张福绥、袁业立、金翔龙、郑守仪、胡敦欣、侯保荣等科学家。

最早跟随曾呈奎的张俊甫、张德瑞、吴超元和纪明候等人,分别从事海藻的分类、形态、栽培和海藻化学研究,很快成长为这些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国际知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费修绠,长期在曾呈奎的指导下从事海藻栽培学和紫菜等经济海藻的实验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研究。50多年来,他坚持曾呈奎倡导的科技为生产服务的方向,成功地研发出一系列具有我国特色的紫菜人工育苗和栽培生产技术体系。

曾呈奎倾其所学,言传身教,为国内外培养了100多位高级人才,扩大了我国海洋科学界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把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员推上国际学术界的舞台。


“人生只有一次,何不轰轰烈烈”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曾呈奎给人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多次对人们说,“人生只有一次,何不轰轰烈烈。”

30年代兵荒马乱,他冒着生命危险,到人迹罕至的沿海采集海藻标本。40年代在美国,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并定期潜到10米深的海底观察海藻栽培实验。50年代创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初期,他一面带领大家开展多个课题的研究,一面积极参与领导我国首次大规模的全国海洋普查。60年代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他与大家同甘共苦,带领助手们及时开展从海洋里要蛋白质的科研项目。1975年,曾呈奎被“解放”出来,恰逢我国刚刚收复西沙群岛,他顶着“业务挂帅,白专道路”的政治压力,果断提出进行西沙群岛海洋生物科学考察,并带领助手们于1976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前往西沙群岛进行考察。

1984年,已过古稀之年的曾呈奎退居二线担任名誉所长,但他仍然活跃在科研第一线,令国内外人士敬佩。

2002年,93岁高龄的曾呈奎因病住院,做手臂上一个肿瘤的切除手术。当时他已接受邀请,准备去马来西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于是他一边准备手术,一边准备参加学术会议的报告。

曾呈奎同志逝世后,悼念他的唁电从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飞向青岛,飞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切缅怀这位为中国乃至世界海洋科学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巨人。

美国加州大学历史系科学史研究博士彼得·纽肖在缅怀中表达了怀念之情:“50多年来曾呈奎教授一向是中国海洋科学界的领军人物。在藻类学领域,曾呈奎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应用藻类学家之一。中国和世界失去了一位先驱者,今后100年内,他的事迹都将对同行学者产生鼓舞和影响。”

曾呈奎一生获奖无数,但他获得的最后一项荣誉并不是来自科研领域。在曾呈奎去世前的一个月,躺在病榻上的他荣获了民政部授予的“2004年度全国爱心捐助奖”。曾呈奎一生俭朴,却从自己的工资、稿费和奖金中累计拿出了近30万元用于公益事业,捐助给贫困学生和社会弱势群体。曾呈奎获此殊荣,当之无愧。

2004年12月10日,各脏器功能衰竭,经过抢救苏醒过来的曾呈奎,第一件事就是表示要向慈善总会再捐款2万元。青岛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眼含热泪为躺在病榻上的曾呈奎办理了接收手续。

2005年1月12日,曾呈奎已处于弥留之际,但当他和夫人得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要为印度洋地区发生海啸的灾区捐款时,特意委托胡敦欣院士代他捐款1000元。这不仅仅是1000元,而是一颗赤诚的心,他的爱心超越了国界。

“我是大海的儿子。”这是曾呈奎1992年8月3日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作嘉宾时向广大观众表达的心声,也是他内心世界的真情表白。

“身体有用器官捐献社会,骨灰撒入大海,所有书籍和资料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这是曾呈奎的临终遗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曾呈奎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再次向世人展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