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文昌市龙楼镇以东海面多处海域出现了赤潮。接到当地渔民报告后,文昌市海洋与渔业局立即会同省海洋与渔业厅抽样进行检测,分析原因,发布紧急通知并出台应急预案,必要时启动进行防治。
赤潮由夜光藻过密引起
记者赶到了文昌市海洋与渔业局。“龙楼赤潮的事我们已经上报海南省省海洋与渔业厅了,省厅也专门派人过来做过抽样检测了。”文昌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符前告诉记者。
检测结果显示,在文昌龙楼淇水湾至龙景湾附近近岸海域,的确存在一条长约
“这次龙楼爆发赤潮,跟最近东南风盛行以及温度、湿度的回升有很大的关系。”符前介绍说,进入3月后,伴随着东南风的盛行和海水的常规流动,外海的浮游植物很容易被集中到近海海域,如果再加上附近海域的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恰好都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就很容易形成赤潮。此次龙楼附近海域爆发的赤潮就属于类似情况。
“类似的情况之前也发生过,一般持续几天之后赤潮就会自行消散,对海洋生态、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不大。”符前介绍说,夜光藻属甲藻纲,是沿岸低盐种,分布极广,本身不含毒素。但由于它大量繁殖,在形成赤潮时,易于粘附在鱼鳃上,从而阻碍鱼类呼吸,会导致鱼类窒息死亡;同时,鱼类死亡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尸碱和硫化氢会使海水变质,危害水体生态环境,给海洋生物带来危害。
赤潮爆发期不宜下水游泳
了解到,为了做好赤潮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赤潮带来的渔业生产损失和对人体的危害,文昌市海洋与渔业局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出台了应急预案,加强了对龙楼镇淇水湾至龙景湾近岸海域的巡查,并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龙楼近岸海域夜光藻赤潮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龙楼镇政府派出干部和群众,密切关注赤潮的发展动态,通知沿海渔业养殖户在赤潮爆发期间,严禁抽取海水养殖,网箱养殖要密切注意海水变化情况,适当进行转移,赤潮爆发期间不宜下水游泳及进行其他活动。
根据文昌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巡查,文昌龙楼淇水湾至龙景湾附近海域海水水质已经有了明显好转,海水已基本恢复正常。针对每年3至5月份是赤潮多发期的实际情况,该局提醒沿海广大干部群众密切关注沿海海水水质,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各级政府或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在出现海水异常期间,禁止采捡不明死因的海洋生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