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无人岛 打响“第一枪”

来源:中国海洋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00:18 

31,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规定“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这是中国法律第一次对无居民海岛的所有权性质作出明确规定。

15日,深圳市宝安区组织11个部门登上小铲岛强制拆除临时搭建的窝棚,清理在附近养殖蚝的“三无”船舶,打响了深圳落实海岛保护法的“第一枪”。小铲岛的困境也恰恰恰是整个深圳海洋资源尤其是海岛资源开发利用的缩影。一边是紧张开发,用尽岛上的每寸土地,一边要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破题?深圳面临人口、土地、能源、环境等四个难以为继,能否向海洋要资源?

无人小岛成为蚝民养蚝基地

“今天我们是多兵种联合作战,确保国家海洋资源的安全,恢复小铲岛的生态环境。”15日730分,来自城管、海洋、国土、渔政、公安、民政、边防、海事等11个部门共300余人在大铲湾码头集结,任务就是彻底清理在小铲岛上靠养蚝为生的蚝民的乱搭建和“三无”船舶。

“宝安区政府将启动对小铲岛的全面监管。”行动现场总指挥、宝安区副区长李勇在现场动员会上表示,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为加强小铲岛的保护与管理,对小铲岛上违章乱搭建、岛屿周边“三无”船舶进行清理,对岛上居住人员进行遣散,恢复小铲岛原状,并由区农林渔业局(海洋局)上岛实施管理。对于小铲岛长时间被蚝民占用,李勇直言“以前政府在管理方面有疏漏”。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岛上约有近百名蚝民,但大多都不是原居民,而是替原居民打工的外地“蚝民”。由于人越来越多,乱搭建、生活垃圾污染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小铲岛的生态,此次联合执法就是力图恢复小铲岛原貌。

记者在小铲岛上看到,在距小铲岛东北角200左右的地方,遍布着成片的竹竿、木棍和水泥桩组成的蚝田。

在小铲岛的窝棚区和靠近码头的岸边,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和泡沫,废弃的塑料广告布、旧衣服、残破的各式旧家具等,一些蚝壳散落在岸边。

上岛后,沿一条红砖铺成的道路一直向岛的深处走,两旁有近20间搭建起来的窝棚。

“禁止在未经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开展旅游、生产等开发活动”、“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等宣传海岛保护法的大红横幅随处可见,但贴在窝棚上的“为维护小铲岛周边生态环境、消除安全隐患,需对小铲岛周边海域蚝田开展专项清理工作”的清场通知更为醒目。

记者发现多数窝棚是用木板、铁皮、纤维板和雨棚等搭建而成,不仅会渗雨,还抵抗不了大风。“台风来了怎么办?”“台风来了就上山躲呗。”几位正在收拾家什的蚝民说。

小铲岛距陆地很远,为保证用电,蚝民合伙自制风力发电机,也有使用柴油发电机的。由于电力紧张,他们很少用大件电器,一般就是照明和给手机、手电筒充电用。至于烧水做饭,他们就用土制的炉灶烧柴火,厨房就在窝棚内或旁边。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