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跻身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前五

来源:上海商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1:06:15 

昨天下午,世界现代航运史上编制发布的首份国际航运中心指数——“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在上海浦东新区发布,上海在总分上名列全球第五,仅次于伦敦、东京、香港和纽约。商报记者发现,除了上海,全国还有9城市进入了全球港口城市50强之列,按排名顺序分别为:香港(第3)、天津(第14)、大连(第18)、高雄(第22)、广州(第29)、深圳(第32)、宁波(第36)、青岛(第47)、厦门(第49)。

据悉,本报告期所考察和评价的对象是从全球660多个港口城市(区域)中选出,编制中所采用的基础数据均取自世界著名国际组织、行业协会与咨询机构发布的公开资料。

发展势头超伦敦、纽约

商报记者了解到,上海虽在总分上名列全球第五,但是航运能级分项指数却名列全球第一,发展势头超过伦敦、纽约等世界顶尖航运中心。2009年全球绝大多数航运中心在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甲流蔓延双重冲击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上海港货物吞吐量仍达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500万标准箱,浦东空港货运量达2541万吨,分别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二、三的排名。

对此,上海浦东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研究会副秘书长甘爱平表示,从航运服务能力来看,上海国际航运服务具有较高的起点。此外,上海还在全球率先探索了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低碳智网型国际航运中心的模式。这使上海成为全国港口城市中的领头羊,并引领世界航运中心东移。

提出低碳智网型理念

上海在全球率先探索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即低碳智网型国际航运中心模式创新,这是面向21世纪的一种崭新模式,也是中国在世界航运领域首次提出的一个创新理念。

据介绍,低碳智网型国际航运中心既是对航运中转模式、加工增值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的继承与发展,又在其首要功能及相关环节上实现质的飞跃。它不仅意味着要在港区城市节能环保,在绿色海空港口、清洁燃料船队等领域站在世界前列,而且要成为所在区域涉航碳排放资源交易中心;在全球航运网络中立足节点,塑造枢纽,打造第四代港口虚拟组合港江海陆多元直运体是;提升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全球航运服务低碳智网型国际航运中心依托所在城市及核心低于载体,但同时代表所在国与经济体参与全球制海权与海空经济竞争,对其竞争力的考评不仅要考察航运能级和服务水平,更要着眼于对所在国家和经济体的贡献。

尚缺少影响力和话语权

与此同时,指数报告也指出,上海与领先国际航运中心之间相关差距不容忽视。虽然上海航运吞吐量较高,但在航运服务领域,包括船务经纪、船舶分级与登记、船舶融资和租赁、海上保险、船舶交易、海事仲裁等方面尚存在薄弱环节;高端国际航运营运管理人才培育力度还不强;同时也缺少遍布全球主要港口的服务网络,以及与国际大公司之间的合作。

作为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队之一,上海在国际航运新规则的制定中还缺少应有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最主要地域载体的浦东核心功能区任重道远。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