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上升1℃ 粮食减产一成

来源:三秦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1:10:54 

2009127,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与此同时,由陕西省气象局承办的应对气候变化与陕西可持续发展论坛也在西安召开,丁一汇等出席,来自气象、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的专家一致建议,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陕西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谐社会发展规划及长期发展战略。

预测:

未来50年 陕西省平均气温将升21℃

在论坛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称,气候变暖带来严峻问题,如生态系统不能恢复,粮食安全受威胁,可持续发展受影响。陕西省环保厅副厅长王新荣表示,陕西气候变化同全球、全国的总趋势一致,对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首先是陕西省平均气温不断升高,20002006年年平均气温为125℃,比上世纪80年代升高10℃,比90年代升高04℃。其次是降水大幅度减少,19512006年,全省年降水量的变化呈减少趋势。再就是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增多。根据全球气候模式预测结果,陕西未来50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15℃210℃20072010年平均降水量为正常期,20112025年为相对湿润期,20362050年将转为偏旱期。

影响:

气温每上升1℃ 粮食产量将减少10

据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专家介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陕西省夏粮明显减产,例如,1998年和2006年陕西省均发生了异常暖冬,而1999年和2007年陕西省夏粮产量均出现明显减产,分别比上一年夏粮产量减产932万吨和616万吨。而在19982006年,因自然灾害全省年平均作物受灾面积为2191千公顷左右,农作物绝收面积为4172千公顷,对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专家表示气温每上升1℃,粮食产量将减少10%,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未来陕西省种植业生产潜力可能会下降,严重危及中长期粮食安全。

目标:

2013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要达41

陕西省林业厅厅长张社年表示,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陕西省将努力实现林业发展由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效益转变,由高山远山造林向人口密集区域绿化转变,由单纯造林绿化向森林经营转变,由生态建设为主向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转变,让绿色走进人群,让身边增绿。并力求全省森林覆盖率到2013年达到41%,到2018年达到43%。

现状:

1/3县级以上城市供水不足

陕西省水利厅专家程子勇在发言中说,气候变化加剧了陕西的缺水状况,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今渭河许多支流干涸,地下水严重超采,如西安市区有13条地裂缝不断发展,长度已达67km,南郊局部地区地面沉降达26?熏关中地区24条河流,受污染的有13条。由于数量不足河水污染,全省有1/3的县级以上城市供水不足。他表示,积极实施省内南水北调工程,尽早建设引汉(江)济渭(河)工程。

建议:

西安配套安装太阳能系统

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中,发展新能源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选择。通过对陕西省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特征的研究及评估,专家认为陕西省为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有较高的开发利用条件。建议全省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在西安、榆林等大城市的屋顶和公共设施配套安装太阳能光伏发动装置;大力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项目;加强太阳能开发利用的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及太阳能资源观测建设。

新规:

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方案将制定

陕西省环保厅副厅长王新荣说: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即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能源消耗,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对于符合碳排放标准的企业,在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传统的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产业给予限制。目前,陕西省要加快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方案和行动路线图。而对于广大市民来说,低碳经济和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少用1双一次性筷子,可减排二氧化碳20;节约1千瓦时电,能减排1千克二氧化碳;少喝1瓶啤酒,减排二氧化碳200;用手洗代替一次性洗衣机洗衣,平均可减排二氧化碳300……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