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保荣:科研的价值在于应用

来源:济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1:10:55 

侯保荣,1942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94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是我国海洋腐蚀环境研究和海洋腐蚀与防护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人们眼中那充满诗情画意的浪花,在侯保荣看来,却是吃金属的老虎40多年来,这位国内海洋腐蚀与防护界的顶尖专家不知疲倦地与这只老虎斗争。

222,站在山东省科技最高奖的领奖台上,已近古稀之年的侯保荣意气风发地说:努力减少腐蚀所造成的损失,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既是防腐蚀研究的最终价值所在,也是我们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腐蚀所造成的损失,比地震、火灾、水灾等各种灾害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侯保荣介绍说,我国2008年因腐蚀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9000亿元,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每年要为腐蚀损失承担约800元的代价。

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腐蚀控制已有着现代化的作业机械和严格的作业规范,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工程、航天航空、储罐管道、水利电力等各个领域。如果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我国每年因腐蚀造成的损失将能减少25%40%

1967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40多个寒来暑往,侯保荣风雨无阻,一路播撒防腐技术,足迹踏遍了中国每条海岸线、每座码头、每个港口。防腐蚀科研不是目的,防腐蚀科研的价值在于应用。带着成果,侯保荣瞄准了市场。5年前,他在淄博建立了山东省腐蚀科学重点实验室生产基地,现在年产值已近1亿元;又相继与中海油能源公司、日本DNT涂料、上海三航科学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力促海洋腐蚀与防护技术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2007年,侯保荣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海洋工程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控制技术及应用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三年来,他带领本单位研究团队,联合国内二十余家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同研究解决浪花飞溅区的严重腐蚀问题,并做出了多项示范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年来,侯保荣共承担国家、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60余项,获国家、省、市等奖励8项,国家授权专利40余项。获得省科技最高奖,是我们整个团队的荣誉。我们的创新之路还远没有结束,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从零开始,把防腐蚀科研成果产业化工作做得更好、更快、更踏实一些。谈及未来,侯保荣充满信心。我国的防腐蚀产业大有作为,未来10年,我国有望成为全球防腐蚀产业的核心区域。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