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农民工用辛勤劳动迎接新的一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南方,珠三角有13万农民工骑摩托返乡过年,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回家的概念;在北方,天津港的农民工却选择了留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迎接新的一年……
没坐过飞机却接卸了20多架空客
这几天,小于比平时更加想家。“今年港口生产特别忙,暂时不能回家了。”
8年前,27岁的于双兴从河北省青县老家来到天津港,在天津港集装箱公司从事的是最一线的装卸生产工作。他爱好学习、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现在的他不仅成长为负责70多名员工管理工作的班组长,还成为空客A320飞机大部件接卸团队里的骨干力量。
说起接卸大飞机,小于憨厚地笑了,“俺还从没坐过飞机呢,不过经俺手接卸的飞机大部件已经20多架了,从电视上看到组装好的空客,俺和工友们都特别激动,比自己坐飞机还高兴呢。”
“80后”农民工的新年守望
天津港二公司装卸一队的冯士平今年30岁,是天津港第一代“80后”农民劳务工。12年的踏实工作使他在老家买房又买地,膝下8岁大的儿子虎头虎脑,身边妻子贤惠朴实,小日子可谓过得有滋有味。
今年春节期间公司船舶集中到港,人手紧缺,冯士平便主动请缨,把回乡的机会让给了别人。为了弥补除夕夜不能陪伴家人的歉疚,他给儿子买了一身李宁运动装,让爱人捎回老家年货和几千块钱。
不能回家会不会有点遗憾?他笑笑说:“以前回家坐长途,四个小时到乐陵市,现在有时搭伙计的车,直接给送到家门口,想啥时回去都行。”虽然春节期间不能回家,冯士平也没打算呆在蓝领公寓里闲着,“看春晚、去外滩公园、找老乡喝酒、打扑克。”看来他的新春休闲不会寂寞。
问到新年愿望,他特别认真地想了想:“希望俺父母身体健康、媳妇工作顺利、孩子学习越来越好、长大有出息……也希望其他天津港的农民工兄弟平平安安回家。”
没有一位农民工回家过年
春节这几天,天津港五公司排船紧张,预计包括铁矿石、矿杂和件杂货在内的9条船舶将陆续抵港作业,累计将达到36万吨,日均化肥装火车量将达到40节2400吨,铁矿石火车日均疏运量也将突破150节9000吨……
在这里,900多位农民工坚守工作岗位,没有一位请假、没有一位脱离岗位、没有一位回家过年,在三突堤泊位上共同挥洒汗水、分享收获。
除了一线装卸生产,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还囊括了道口门卫、苫缆防尘等多项职能,是公司生产主力军。“今年春节不回家,公司就是我的家!”这些质朴的汉子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回家过年的念头,选择了留下,为保火车站点,大家质量高速度快地进行人力化肥装车,为保作业效率,看勾手、司机默契配合。
老李在五公司工作了12个年头,不由得感慨地说:“早几年俺们就享受了带薪休假,年货多得搬不动,今年过年公司需要人,一年不回家,算啥?”
带薪假期、蓝领公寓、过年的饺子、逢年过节发放的慰问品,天津港多年来对农民工的优惠政策,给农民工带来的是一种温暖。这,是一群质朴的汉子,在他们的心中,天津港就是农民工的家,是天津港港口的繁忙生产使农民工自愿留下,在这个家人团圆的日子,与天津港并肩战斗在生产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