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匡迪院士提倡“终端节能”
“用煤发电,5份的能量,通过转换、运输,到用户那里,只剩下1份了。节约一度电,等于节省了5份能量。”
坐出租车
消耗
是公交车的7倍轨道交通的14倍
终端节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出行方式的选择。
徐匡迪说,汽油真正用于汽车,大概只占汽油消耗的13%,另外87%用到什么地方?比如,用于发动机本身的损失,等红绿灯时汽车停在那里,还有能量传送的损失等。
“开采一份石油,提炼成汽油,运输到使用者那里,能量就只剩下1/5。如果一辆汽车只载一个人,那么所利用的能源,相当于只有石油开采时能源的1/50。所以,在新加坡,一辆车只有一个人是不让上街的。”
徐匡迪说,同样运载240人,轨道交通需1个单位路面资源,公共汽车需要2个,私家车需要6个,不同交通设施道路面积可以相差30倍。
你坐轨道交通
近百年前建的清华学堂
比金茂大厦要节能7倍
“千万不要以为新建筑就比老建筑节能。有时,技术先进的新办公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比老建筑高出10倍。”
徐匡迪院长举例说,建于上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清华学堂,每平方米每年能耗34千瓦时,而上海金茂大厦每平方米的年能耗是215千瓦时,建于2008年的美国宾州大学办公楼每平方米的年能耗更高达356千瓦时。
去年,我国建筑能耗已占到总能耗的24%。
“建筑节能迫在眉睫。”徐匡迪说,不要为追求建筑物的新颖时髦而盲目引进外国技术,要评估其能耗表现,比如,高纬度地区,大面积玻璃幕墙就不适用。
他建议,建筑设计竞标时,应该要突出能耗指标。
如果全国1/3的灯都用节能灯
那相当于造了两座三峡水库
2006年的一份调查,被徐匡迪引证多次。这份对北京中关村25户收入、教育背景类似的家庭进行了能源消耗调查,其结果显示,单位面积平均能耗为23千瓦时。但令人吃惊的是,耗能最少和最多的家庭之间居然相差50倍。
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小细节,汇聚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比如,如果全国1/3的灯都用节能灯,每年将节约用电1680亿千瓦时,相当于造了两座三峡水电站。
“杭州要打造低碳城市,我建议可以先把所有的路灯都改成节能灯。”徐匡迪说。
欧盟已经通过决定了,从
节能灯价格比较高,北京为了鼓励居民购买节能灯,就推出1块钱一盏的节能灯,不过一个家庭最多只能买5盏。
“全球变暖是一个大气候、大空间、大时间概念,要积累几十年全球各大洲的数据验证。”徐匡迪介绍说,最近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
在过去8年里,全球碳排放量增长了三分之一,其中的三分之二来自中国。2006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4.32吨,到2008年已经接近5吨,超过世界平均值的4.18吨,是印度的3.7倍。因此,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形势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