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复盛院士:中国地大但物很“薄”

来源:中新浙江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27:34 

都说中国地大物博,我认为地大属实,物博应是物薄2009年6月20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在2009中国(宁波)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经济转型与污染减排高层论坛上作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节能减排的主题演讲时表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三高一低发展模式需改成三低一高

魏复盛首先回顾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四个阶段。他说,从2000年起,中国进入重化工时代,电力、钢铁、机械、汽车等行业蓬勃兴起,因此,能源消耗量较大。现在,我们消费的煤炭、钢铁、铝、水泥、玻璃等均占到世界消费总量的20%以上,其中,水泥接近一半。

长期以来,都说中国地大物博,不会为资源发愁,我不认同。魏复盛介绍,中国国土上生活着世界20%的人口,但耕地面积占世界7%,淡水资源占6%,木材为2.5%,石油为2%,天然气仅仅是0.8%中国确实地大,但物不博,并且很

资源相对短缺,并没提醒国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格外珍惜。据了解,我国生产单位产品的能耗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比部分发展中国家还要高,如电力、钢铁、有色、石化、纺织、造纸等单位产品能耗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以上。据估计,我国目前节能的潜力为6亿吨标煤。魏复盛表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经济的增长方式是粗放型。魏复盛说,高投入、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发展模式曾被奉为圭臬。以不变价计算GDP增长10倍,矿产资源消耗却要增长40倍,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对立日益明显。

据介绍,过去的发展口号是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一味地追求高速度。现在,我们的口号应是又好又快,重点在好。魏复盛表示,要实现的目标,必须采用低投入、低物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三低一高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