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补“短板”

来源:李茜   发布时间:2015-05-21 01:30:1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已初具成效。最新统计,2009年上海的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与此同时,还有多项数据均创了历史纪录。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副主任沈晓苏表示,今年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以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为突破口。业内专家表示,目前上海与国际成熟航运中心相比,差距在软环境上,相关主管部门的措施正是“对症下药”。

发展全面的航运服务体系据了解,截至去年底,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标准箱。同时,上海空港旅客吞吐量达到5708万人次,同比增长11.7%,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达254万吨,位居全球机场第三位。

沈晓苏表示,2010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一年,在去年的基础上,接下来上海将把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两个体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比如,2010年,上海将争取在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进展,完成如S26沪苏高速公路建设,启动郊环越江通道建设。与此同时,今年上海将完善航运服务体系这个重点领域,推动上海口岸包检报关“一单两报”工作试点;深化洋山港区航运企业营业税免征政策;推动“三港三区”一体化联动;另外,航运金融、航运信息平台、油轮产业的发展,均是这一领域的重点推动内容。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真虹认为,目前上海发展航运中心正是需要在这些方面“发力”,弥补这些“短板”,尤其是发展全面的航运服务体系。

据介绍,目前世界主要航运中心,大都起源于一个枢纽港,同时形成基本航运服务体系。而从全球航运中心的发展来看,除了以集装箱吞吐量等硬指标为判断标准之外,软环境往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真虹表示,上海在航运服务体系方面,至少应该达到或者接近香港的水平,使亚洲范围内的优秀航运服务业能在上海集聚,比如吸引重要的海事仲裁机构和船业公司的地区性总部。

航运金融作用凸显在真虹看来,目前上海的航运服务业集群还处于成长阶段,航运服务多集中在船代、货代等附加值较低的下游产业链上,而融资、保险、咨询、经纪、管理、航运结算等附加值高的领域还没有繁荣发展起来。他表示,航运中心与金融中心是密不可分的,借助金融中心“先行先试”的契机,航运金融或将有大发展。

据悉,近期上海航交所将推出首笔基于新版集装箱运费掉期协议交易,而其他集装箱运价指数衍生品方案仍在进一步开发。事实上,去年12月,上海航交所已公布了集装箱运价指数衍生产品的三个方案,包括了推出以SCFI为结算依据的集装箱远期运价合约、国际集装箱运输远期运费电子交易平台和国际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表示,上海航交所开发航运指数衍生品主要是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一种对冲风险的工具。而这也是响应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一种举措。

20094月,在国务院下发的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文件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航运金融产品,加快开发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为我国航运企业控制船运风险创造条件。“中国的集装箱外贸航线运费收入规模在百亿美元左右,运价每波动1%,运费收入就会有上亿美元的涨跌。因此,船公司和货主都需要一种金融工具来对冲运价波动风险。”张页表示,下一步上海航交所还将在三方面努力:第一,在国内市场探讨开发国际集装箱远期运费电子交易平台,“这个操作起来相对容易”;第二,借鉴已经成熟的FFA(远期运费协议)模式,与国际经纪和结算机构合作推出以SCFI为结算依据的集装箱运价合约;第三,适时研究并推出国际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