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封面发表哈佛与清华新能源合作研究成果

来源:生物通   发布时间:2015-05-21 01:32:39 

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环境系的研究团队在2009911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大国的中国,其风能足以满足这个国家到2030年的全部电力需求,届时的耗电量将是今天的两倍。

该论文被《科学》杂志选为该期的封面文章(Cover Story)进行重点推荐(网址为: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vol325/issue5946/cover.dtl, 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强烈反响,已被BBC、科学美国人、中国日报等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

该项研究是在哈佛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的Michael B. McElroy教授领导下进行的。中方研究人员包括环境系王聿绚副教授和鲁玺(环境系校友,McElroy教授的博士研究生)。McElroy教授同时也是清华环境系的兼职教授。20094月,受清华大学“111引智计划的邀请,McElroy教授在清华论坛上就这项合作研究的进展向全校师生作了精彩演讲,并与校、系领导就两校在环境及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发展方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McElroy教授早在1994年就与清华环境系郝吉明院士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后环境系与哈佛大学一直保持了紧密的科研合作和频繁的人员交流。

据文章介绍通过投资占地大约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德克萨斯州面积的3/4——的电站,中国将消除其电力部门几乎所有的碳排放。

利用气象数据以及中国能源部门的经济模型,研究者证明风能每年可以产生高达247000亿千瓦时的电量——这大约相当于中国现在耗电量的7倍。

这个结果是根据中国近期的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令并依据10年内维持每千瓦时7.6美分的保护性电价计算出来的。

要做到这一点,今后20年需要投资大约9000亿美元。

根据中国在2007年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蓝图,可再生能源在能量消耗中所占的份额将从2005年的7.5%上升到2030年的15%。但目前火电所占份额约为全国发电量的80%,而风电只占0.4%

研究者们认为,2030年,中国将需要新的火电厂提供8亿千瓦的电量,这将增加3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