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获阶段性成果 中国籍国际航线船舶逾千艘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1:33:53
昨天下午举行的市政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沈晓苏在介绍2009年以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时说,截至去年底,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标准箱,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2009年,上海空港旅客吞吐量达到5708万人次,同比增长11.7%,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达254万吨,位居全球机场第三位。
在发布会上,上海海事局副局长常富治介绍,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实施两年半以来,增加了五星旗国际航线船舶登记艘次、船舶吨位和运力,扩大了我国船队规模。截至去年底,中国籍国际航线船舶(包括现有登记的特案免税船舶在内)共计1071艘,合计总吨1900多万,其中在上海登记的国际航行船舶为311艘次,合计总吨近708万,占全国总量的37%。
市交通港口局副局长朱建华介绍,交通运输部于去年10月发布《关于外国籍邮轮在华特许开展多点挂靠业务的公告》,允许外籍邮轮在华开展多点挂靠业务。该政策的突破将使中国邮轮产业获得加速发展的强劲动力。上海海关副关长闻学祥介绍,“商品展示”业务是国家赋予保税港区的一项基本功能。自去年6月洋山保税港区正式启动汽车保税展示业务试点后,取得了一定成果。截至去年12月底,洋山保税港区共展示梅赛德斯—奔驰、捷豹、悍马、路虎、双龙路帝等高端品牌小汽车、越野车、医疗救护车辆126辆,价值约640万美元。
此外,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国家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国际航运上海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