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新建码头岸坡加固新技术获得成功

来源:胡志强   发布时间:2015-05-21 01:45:27 

铺设封闭薄膜



铺设砂袋

20091231天津港中化石化码头水下真空预压岸坡处理工程通过验收。工程中采用的“窄承台条件下岸坡水下真空预压加固技术”,实现了天津港接岸结构和岸坡处理工艺的创新。该项新技术的成功实施,较传统岸坡处理方式节省工期约40%,同时节省分部工程投资逾40%,从而为天津港南疆南区域7000岸线上的码头建设另辟蹊径、降低成本和缩短工期提供了宝贵经验。
天津港中化石化码头是天津港在南疆南区域南侧、大沽沙航道北岸建设的第一个码头项目。该码头隔航道与临港工业区相望,岸线总长509,规划建设一个5万吨级泊位和一个1万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345万吨,货类包括海洋油、燃料油、轻油和液体化工品,预计20113月竣工,届时将为环渤海、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广大客户提供一流的油品物流中转服务。
国际上港口工程岸坡常用的是自然岸坡,而天津港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港,海岸为淤泥质,一般码头结构型式采用高桩码头,接岸部分一般采用抛石棱体结构型式,岸坡坡度为1:3。按码头前沿底标高-14.0-14.5考虑,码头宽度一般达到70以上,方可保证码头结构和岸坡的安全。而根据天津港南疆南区域比较狭长的特殊地理条件,天津港中化石化码头工程规划的前沿线与海河口北治导线齐平,纵深仅为80,其中码头区宽度只有50,这就给工程设计带来了码头宽度过窄、岸坡稳定难以保证的难题。经过天津港与全国港口工程及岩土工程方面的专家反复论证与方案比对,该码头的接岸结构和边坡处理最终采用了中交天津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的“水下真空预压加固软基技术”。
真空预压技术一般在陆上实施,而水下真空预压是要在水下或潮间带上实施,每天施工时间最多8小时,各施工工序有时还要穿插进行,施工工艺更为复杂。天津港不避困难,大胆采用新技术,创造性开展工作,科学组织施工,严格要求质量,从20097月中旬开始正式施工到12月底施工完毕,仅短短5个多月的时间,就高效优质完成了该项工程。有关监测结果显示,岸坡加固效果显著,其中土体分层“十字板剪切强度”这一主要土体力学指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各土层加固后平均强度均大于27千帕,加固处理后的地基及码头结构可保持长期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
根据天津港总体规划,南疆南区域的开发建设将陆续进行,如何优化窄承台条件下的码头设计,成为影响该区域开发建设进度的关键技术。业内人士认为,“窄承台条件下的岸坡水下真空预压加固技术”在中化石化码头岸坡处理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解决了窄承台条件下高桩码头设计的关键问题,对我国其他水运工程建设具有重大推广意义。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