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这时,距离中国的远洋力量上一次出现在那片海域,已然过去了600多年。那是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他庞大的船队向沿途国家传播中华的文明、表达和平的愿望。
600年斗转星移,对于亘古不变的大海来说,不过弹指一瞬。但人们已开始相信,与当年郑和下西洋的不朽传奇一样,中国海军的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行动也将被历史铭记。
挺进远海大洋 通过”深蓝考验”
临危受命,中国海军舰艇驶向万里之外的陌生海域。那里,水深平均约
根据活动海域海水的颜色,国际上通常把海军分为黄水海军、绿水海军和蓝水海军。涉足海域的海水颜色越深,代表一个国家海军的实力越强。挺进远海大洋,做”深蓝”海军,是中国海军多年来为之奋斗的努力方向,也是当前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时代课题。
远道而来的中国海军,能否通过这场”深蓝考验”?
风平浪静的亚丁湾给中国海军官兵留下了宁静美好的第一印象,但中国海军没有被表面假象所迷惑。从出发那一刻起,他们就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应对着护航行动的每一步。
第一次与可疑船只打交道,有惊无险。但官兵们深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危机四伏的护航过程中,在争分夺秒的解救行动中,在与狡猾的海盗及其神出鬼没、幽灵般的可疑小艇进行斗智斗勇较量的同时,护航官兵逐渐摸索出海盗活动的特点规律,修改完善了单纵队、单横队、双纵队等护航队形以及伴随护航、分组护航、接力护航、应召伴航、巡逻护航和随船护卫等护航方式,为被护船只建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亚丁湾护航,是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说。
一年来,中国海军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提高远洋行动能力,开创了海军历史上的多个”第一”:
第一次组织舰艇、舰载机和特种部队多兵种跨洋执行任务,有效维护了国家战略利益,充分展现了我海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决心和能力;
第一次全程不靠港远海长时间执行任务,刷新了人民海军舰艇编队连续航行时间和航行里程、舰载直升机飞行架次和飞行时间的纪录,实际检验了海军部队军事斗争准备成果,全面摔打锻炼了任务部队的军政素质;
第一次持续高强度在远离岸基的陌生海域组织后勤、装备保障,积累了远海综合保障经验……
这一个个”第一”,集中体现了人民海军60年发展成果,向世界展示了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风采。这一个个”第一”,又恰如摆在中国海军面前的一道道”深蓝考题”,引领着中国海军挺进深蓝的铿锵步履。
建设和谐海洋 共建”合作之海”
小小亚丁湾,云集了20多个国家的40多艘军舰。如何与世界海军开展交流与合作,成为摆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面前的紧迫问题。
历史或许总有某种默契。中国海军第二批舰艇编队刚刚接过护航接力棒,恰逢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纪念日。今年4月23日,胡锦涛主席在青岛会见来华参加纪念活动的多国海军代表团团长时指出:”推动建设和谐海洋,是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共同追求。加强各国海军之间的交流,开展国际海上安全合作,对建设和谐海洋具有重要意义。”
遥远的亚丁湾,成为中国海军响应国家领导人倡议的最佳地点;而亚丁湾护航,也成为中国海军贯彻”和谐海洋”观的具体行动。
面对问候与邀请,中国海军本着积极务实、独立自主的原则,与世界各国海军进行交流与合作。
为便于与外国护航舰艇的联系,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专门在互联网上建起电子邮箱,与各国海军和商船建立了热线联系。与相遇的外国军舰互致问候,并及时通报海盗信息、护航和巡逻行动、航空器飞行等有关情况,成为编队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
交流不断深入。2009年3月,经上级批准,我护航编队与美国海军151特混编队指挥舰及欧盟海军465特混编队指挥舰进行了指挥员之间的登舰互访,相互参观军舰,交流护航经验。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在海外执勤中与外军进行登舰交流。
开放合作、友好文明的中国海军,倾力构建和谐海洋,以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赢得外国海军同行的尊重。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帮办谢伟森在国会发表评论时说:”中国军队在索马里的作为具有很大影响力,他们是非常专业的军人,具有很棒的技术,并与包括美军在内的其他国家海军密切合作。”
数据显示,在2008年第四季度,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有50%以上的海盗袭击得逞,而2009年第一季度仅有10%的海盗袭击得逞。事实证明,在中国海军与各国海军的共同努力下,亚丁湾已经由一个令人生畏的”恐怖之海”,变成了世界各国海军的”合作之海”,和谐海洋的目标正在逐渐实现。
展示大国风范 打造”中国名片”
2009年元宵节。执行”天裕8号”接护任务的”海口”舰,用缆绳和消防水龙带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海上补给——
风急浪高的印度洋上,官兵们通过缆绳给船员们输送去一箱箱汤圆、罐头、牛奶、啤酒,还有自己都舍不得拿出来吃的水果。消防水龙带则用来输送油料和珍贵的淡水。整个补给过程异常艰辛,从烈日炎炎直到夕阳西下,补给持续了5个多小时。
几根缆绳和两条消防水龙带组成的补给通道,恰似一条脐带,送去的岂止是生命的必需品,更是一段深深的鱼水情、一片真挚的同胞爱!
远在异国他乡,没有什么比骨肉同胞情更能温暖人心。然而,在茫茫大洋上,护航官兵把被护各国船员当作朋友,他们真诚助人的心一次次超越国界。
”我要告诉全世界,是中国海军救了我的命。”这是菲律宾货船”斯图尔特力量”号船长对前来救助的”黄山”舰官兵说出的肺腑之言。
菲律宾一位领导人称赞说,中国海军前往亚丁湾海域护航,为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其它国家船只提供帮助,真正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风范。
这绝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发自内心的赞美。护航以来,中国海军以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强烈的责任感,为过往的各国船只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树起了”大国风范”。越来越多的外国商船申请加入我护航船队。有的外国商船来不及申请,我护航编队也同意其跟随航行,并确保其安全。这种敢于担当的做法,在亚丁湾的各国海军中并不多见。
在
在跟随中国舰艇安全通过亚丁湾后,各国商船纷纷通过鸣笛、灯光、电子邮件和感谢信等多种方式表达谢意,有的还组织船员列队向中国护航舰艇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