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灯舞缘何成为国宝?

鱼灯舞缘何成为国宝?

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发布时间:2015-05-21 01:51:48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起源沙栏吓村的“沙头角鱼灯舞”名列其中,成为深圳第一批入选国家级名录传统舞蹈类的“非遗”项目。
昨日,沙栏吓村村长吴天其介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鱼灯舞面临失传的窘境。热心文保工作者经过十几年来的寻根溯源,让这项民间古老文化重放异彩。
三百多年文化代表一段历史
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历史。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沙栏吓村,当时的渔民生存条件恶劣,他们以自己最熟悉的各种鱼类的形象创造出了鱼灯舞,祈求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鱼灯舞是广场男子群舞,专门在晚上演出,由20多个男演员手举鱼灯表演。舞蹈中的各种鱼被寓意了一定的社会属性,如黄鳢角象征海盗,任意欺压渔民;众鱼象征广大渔民,不畏强暴,团结抗争,追求幸福生活。
历年来,鱼灯舞为渔民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必备节目。鱼灯制作精巧,用竹篾扎成鱼状,糊纸绘彩再涂上桐油,下装短棍,举棍起舞穿梭如海中鱼群。
传统文化险失传
沙栏吓村鱼灯舞以其具有独特的浓厚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经常被邀请到邻近乡村为当地村民演出,期间曾经到过广州、佛山、惠州等地演出。自从上世纪50年代后,这一持续数百年的民间艺术由于某种原因被喊停,中断了40余年。在上世纪90年代,时任沙头角文化站站长的邓小伟等文保工作者试图挖掘和保护这项民间传统文化时,鱼灯舞已经濒临失传的危机。
“由于鱼灯舞表演中断了40多年,当年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有些已经去世了,有的已经移居香港,我们开始了漫长的寻访和追寻路。”邓小伟说。
鱼灯舞再度上演
经过多方探寻,在世的惟一一位知晓扎作鱼灯道具、已经旅居香港的老艺人被吴天其等人多次请到沙栏吓村,向村里的年轻人传授手艺。“鱼灯套具的制作不但讲究形似,也追求神似。按照传统制法,也就是用竹篾、砂纸作材料扎成,整条鱼分三节,手握头节,尾部两节可灵活摆动。制作过程通常先用竹篾扎架,再按照各种鱼类的首尾身形,鳞鳍皮色,描线和着色,然后再糊上桐油防水,最后在头节(即鱼头)内中间装上两个2寸竹节,竹节内可燃插蜡烛,夜间舞动鱼灯时,起到蜡火像流星般、生动壮观的效果。”吴天其说。
在深圳市和盐田区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吴天其组织了村里健在的三名老艺人吴观球、邱煌生、吴亚九回忆鱼灯的造型,动作、伴奏音乐等相关资料,还组织村里的年轻人,重新组成新的鱼灯舞队伍。经过众人的努力,2003年中秋节,失传了40年的鱼灯舞在中英街回归广场隆重上演,引起了众人不一般的欢呼声。
古老文化重放异彩
鱼灯舞曾经是村民祈求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的一种民间艺术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鱼灯舞的表演被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涵,“可以让世人了解我们沙栏吓村的历史,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吴天其说。
以前,鱼灯舞的舞台一般设在村前空地或沙滩,村民们四周围着观看,共有25条鱼。现在的“鱼灯舞”改在舞台表演,同样由传统的锣、鼓、喳、唢呐以及号角配乐,但经精简后只有18条鱼。首先,鱼群按序排列出场。表演者站底马,八字脚功架,手举鱼灯配合音乐,模仿水中鱼类各具特征的摆动姿势,一会儿形成鱼贯状舞姿,环绕四周,做出“产沙”“跳跃”等动作,有如“踏浪凌波”或“推波助澜”,或结伙嬉闹,整个场面动作交叉回环,体现一种与世无争、安宁的海洋世界。第二个环节中,吹起一声雄亮而悠长的号角,在一阵激昂紧凑的鼓乐声,“黄鳢角”出场,追在鱼群中上下穿梭而舞,表现鱼群在海洋世界里遭受到弱肉强食时的搏斗情景。最终,鱼群联合起来赶跑了俗称“霸王鱼”的“黄鳢角”,恢复一个和平和安宁的海洋环境世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