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郑和是我国最伟大的航海家?

来源:国家海洋局新闻信息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1:53 
郑和(约1371—1435年),本姓马,名和,小字三保或三宝,云南省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人。 郑和首次奉命出使西洋,是在明永乐三年(1405年)。永乐皇帝派遣郑和率领一支人数多达27000余人、船只208艘的船队出航。出航的目的,一是为了通告海内外,新的王朝建立了;二是想通过船队的广泛活动,寻找在“靖难之役”中失踪的建文帝;三则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们的奢欲,到海外购置珍奇异物。从此,郑和分别于1407年、1409年、1413年、1417年、1421年(以上均在永乐年间)和1431年(宣德年间),先后七次率领堪称15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船队航行到东南亚、西亚、印度洋、红海、波斯湾和非洲东部。他的航线最远到达非洲的东部海岸、南半球水域的麻林地(今非洲肯尼亚的马林迪),开辟了多达50多条的航路,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政治、经济的交往,前后持续了28年之久。这一切都是空前绝后的壮举,郑和也因此成了世界航海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之一。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在返航的途中,病死在古里国(即今印度卡里卡特),归葬南京牛首山。郑和死后,明初的这一轰轰烈烈的下西洋活动也随之结束了。这种倾一国之力,逞皇帝一人之志的航海活动随之终结。这不但标志着明朝航海活动的结束,更重要的是有着辉煌航海文明的中华民族从此退出了航海民族之列,中国的航海文明到郑和为止划上了句号。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