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山海踏歌行

来源:海洋财富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0:21 

人物小传

刘光鼎,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1929年出生于北京,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主席。

七五期间主持国家攻关项目寻找大油气田的理论与方法技术研究八五期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项目陆相薄互层油储地球物理研究1995年开始担任攀登计划B85—34项目首席科学家;2001年提出中国油气资源的二次创业————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1982年因中国海地质构造及含油气性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年主编的《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及专著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8金矿找矿选矿中几个关键理论和技术的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席话改变人生

爱国就要报国,报国就要急国家之所需,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1948年,刘光鼎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并于同年9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亲身经历了新中国的诞生。

1951年,北大物理系领导任命刘光鼎为队长,带领10个同学去陕北实习。在此行的第一站西安,以前对石油知之甚少的刘光鼎,了解到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经济的命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基础。急切期盼祖国强盛起来的他,深深地被石油的魅力吸引了。

关键的改变发生在铜川的一个夜晚。那天晚饭后,指导实习的我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陈贲找同学们谈实习体会,希望他们投身到石油勘探中来。

这番话让刘光鼎思绪万千:爱国就要报国,报国就要急国家之所需,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再说,没有石油,原子弹谈何爆炸?由此,刘光鼎的全部心思从原子弹转向了石油。

有了新的人生定位,刘光鼎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地震勘探是寻找石油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寻找石油的必修课,也是他进入石油行业的第一步。不过这个第一步,可不是很容易就能走好的。

野外地震勘探异常艰苦,脚陷黄土,面打风沙,还要扛着沉重的炸药,拉着胳膊般粗细的电缆……,象牙塔里的专家学者们,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傍晚从野外回来,已经筋疲力尽,鞋没脱,被没盖,啃着馒头,歪在床上就睡着了;没翻身,没动弹,甚至连梦都没力气做,天就发白了。一咕噜跳下床,揉揉眼睛,脸没洗,蓬乱着头发,滚滚黄尘中,瑟瑟寒风里,他们又向着新的勘探地点出发了。

很苦、很累,不过刘光鼎心中明白,以地球为实验室,就得克服困难;也只有克服困难,才能换来成功和乐趣。刘光鼎更感到很幸运,因为他们实习的地震队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地震队,其组建者正是当时我国地球物理三剑客之一的翁文波。在这位剑客身边,刘光鼎受益多多,对地震勘探技术操作有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认识。从测量到钻探,由重力而地震,刘光鼎一下子走出了象牙塔,理论知识和实践第一次有机结合起来。

两探海初尝胜果

我们在渤海捞了一条大鱼,我们已经听到海底石油哗哗流淌的声音。

1952年,刘光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地质学院参加建院工作。不久,为迎接前苏联专家到校讲课,他被派到哈尔滨学习俄语。本来9个月的课程,可刚过5个半月,他就因来教授地震勘探的专家已到校而被紧急召回。为了做好翻译工作,在苏联专家上课前,刘光鼎生生地把俄文教材全部背了下来。后来,这本教材经他翻译成中文并出版。

1953年初,地球物理三剑客中的另一位剑客”————傅承义院士,应邀到该院主持物探教研室工作。傅先生更是鼎鼎大名,当时美国和前苏联的地震勘探权威都曾说过,他们是看过傅先生的论文才开始搞地震勘探的。从这位剑客身上,刘光鼎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学到了终生受益的严格、严谨、严肃认真三严作风。

谈到傅先生,刘光鼎充满了崇敬,他孤身一人从南京到北京后,就不知疲劳地给我们讲课,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等理论知识全讲了。后来,我们开始边学习,边写讲义为学生上课。先生整晚不睡觉,一字一句地修改我们的讲义,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这个时期,刘光鼎对各种勘探方法都有了系统的知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他还旁听了许多著名地质学家讲授的各类地质课程,如饥似渴地学习普通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和大地构造学。结合陕北的实习,他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恨不得立即把掌握的知识应用到为祖国寻找油气的实践中去。这样的机会不久就来了。

195810月,刘光鼎接到通知,让他去青岛海洋研究所组建海洋物探队,并任队长。终于有了走出教室去实战的机会,但他也有些许的忐忑,因为毕竟是海洋。当时,我国海洋地质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海洋勘探更是一片空白。

一个月后的青岛。金星号调查船驶出码头,航出新中国海洋地震勘探划时代的第一条测线。在船上,望着烟波浩淼的大海,刘光鼎心跳加速,热血沸腾。然而,神秘莫测而又难以驯服的大海立即给这位心比天高的年轻人上了一课。

作为震源的手榴弹在海面爆炸,溅起数十米高的水柱。而地震仪上,一片混沌,没能显示出哪怕一点点的结果。地震仪再次改装,检波器再设法密封,手榴弹震源换成炸药包,同样没有结果。药量试验,炸药沉放深度试验……千方百计之后,固执的大海还是没有反应,现实依旧残酷。

刘光鼎望海兴叹:科学光凭热情是不够的!然而,他并未沮丧,更没有放弃。这次失败的勘探,让他基本摸清了海洋物探难点,知道了我国在这方面的欠缺。恰在此时,机遇再次垂青于他:1959年,既懂勘探又会俄语的刘光鼎被选派到前苏联考察海洋物探。

在前苏联的短短几个月里,刘光鼎眼观耳听心记,认真地参与、学习、思考着地震勘探的全过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技术细节。1960年初,他掌握了第一手海洋物探知识,满载而归。

1960年的再次海洋物探,刘光鼎带领北京地质学院的一批同学在海上力战风浪,研制仪器设备,开展试验工作,终于获得了有效地震记录。作为技术负责人,刘光鼎欣喜若狂。“1960年秋有了记录,出了结果,那种兴奋无法言说。50年了,刘光鼎兴奋之情依然溢于言表。中国海洋物探事业由此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1965年,海洋地质研究所组织会战,在渤海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综合调查。10月底,刘光鼎带领的一班人圆满完成任务。此次勘探成果,被评为1965年国家科委重大成果。我们在渤海捞到了一条大鱼,我们已经听到海底石油哗哗流淌的声音。刘光鼎说。

中国海洋地质勘探开始了一个新时代!

十年壮志成现实

我一直都在为国家干事,我要站在国家的高度……”

19666月,刘光鼎带队完成长江中游的地质调查任务,返回到当时的单位南京海洋地质研究所。此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以往的平静被打破了,36岁的刘光鼎成了反动学术权威。站在批斗台上,头沉沉的,腰酸酸的,但他牵挂的仍是那些刚刚获得的数据,那些躺在抽屉里的资料。

那段日子里,惟一能让刘光鼎欣慰的就是和良师益友朱夏住隔壁。一天,劳动改造中,朱夏悄声对他说,我翻译了一些东西,回头想办法送给你,帮我改一改。刘光鼎当时就愣了:朱夏在瑞士留过学,精通英、法、德3种语言,中文也比自己棒,又是学地质出身,自己哪能有能力帮他改稿子呢?

第二天,天黑的时候,朱夏把报纸包着的一摞稿子塞给了刘光鼎,然后转身走开。回到牛棚,刘光鼎迫不及待打开纸包,厚厚的《板块构造的岩石记录与历史实例》映入眼帘。刘光鼎顿时明白了朱夏的良苦用心,这是叫自己学习啊!朱夏期待的是地质与地球物理的结合!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