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舟山发现这种陶瓷 出水花瓶身世云遮雾罩

来源:郑小梅 李飞群   发布时间:2015-05-21 02:31:11 

在海底不知沉睡了几世几年,近日,一只异国花瓶引起了岛城收藏、考古界人士的极大兴趣。但它的身世至今依然是谜。

这只花瓶是5月中旬舟山博物馆专家在岱山县义务为民鉴宝活动中发现的,藏友名叫许军,岱山县黄龙峙岙村人。他说,花瓶是1968年父亲打鱼时网上的,具体出水地点大约是在186海区2到3小区。当时一起出水的还有一只模样相似的花瓶,只是已经打碎,独有这只保存完好。。

绿釉,黑彩,这只花瓶从纹饰、用色看都不像是中国的。瓶高32.5cm,口径15.5cm,底足10cm(如图)。舟山博物馆副研究员胡连荣说,从器型上推测,类似于中国的花箍。所谓花箍,既可以当摆件装饰,又可以当花瓶用来插花。

花瓶底款除了一个奇怪的符号外,可辨认的还有“SAFI”等字母。经舟山博物馆排查,“SAFI”可能是法文,音译为“萨非”。非洲北部国家摩洛哥有一个城市名叫萨非,曾沦为法属殖民地。萨非的陶瓷器的制作历史比较长,号称非洲陶瓷之都,在元代时就有与中国瓷器往来。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比对发现,该花瓶在用色和纹饰上都非常接近摩洛哥陶瓷器。舟山博物馆曾试图联系摩洛哥的博物馆,也给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发电子邮件联系,均未果。

这里还有一个疑虑:“萨非”还有可能是指16到18世纪统治伊朗高原的“萨非王朝”。创建该王朝的教团始祖是一位名叫萨非·阿尔-定(SafiAl-Din)的人。故此,花瓶的出处尚未能揭晓。胡连荣说:“无论它是产自北非摩洛哥,还是西亚伊朗,都是在舟山第一次见到,对于研究舟山海上丝绸之路,有重要意义。”

花瓶的年份也是个谜。胡连荣介绍说,一般情况下,根据器型、用料、釉来判断陶瓷的窑口、年代。但这个花箍既然是异国产物,自然不能评判中国陶瓷器的方法来断定它的生产年代。在工艺上,这个花箍采用的是釉下彩,釉类似于玻璃釉,长期封存于水下也保持色彩无损。

舟山博物馆工作人员也把花箍的资料和照片发到中国艺术品门户网站——雅昌网询问。那里汇聚着大批民间收藏家,却无人跟帖回复,甚至连线索也没人提供。舟山博物馆打算把花箍底部照片送到开设有非洲语言或阿拉伯文的大学里,请外语学院的人帮助破译底款的全部信息。

花瓶是个孤证,也许其他渔民也曾打捞过相似的花瓶或碎片,请通知舟山博物馆。这对于揭开神秘花瓶的身世之谜将有所裨益。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