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深海动物:冰海天使形如深海幽灵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34:19 

北京时间6月2日消息,据英国媒体报道,国际海洋生物普查机构(CML)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普查和评估海洋生物分布、丰度和多样性的国际组织。该组织的研究人员称,目前人类已知的海洋动物大约有23万种,而海洋中总共生存的动物约在50万至1000万种之间。

以下是一组生活在深海中的动物:

1、南极章鱼

南极章鱼

图中所示的章鱼学名为“Megaleledone setebos”,是一种生活于环南极海域的章鱼。南极章鱼是在南极罗斯海水域水下1000米深处发现的,是2008年初在南极罗斯海水域普查中发现的大约18种章鱼中的一种。新西兰科学家估计他们这次海洋普查总共收集到了88种鱼类,其中有8种是新品种。

2、基瓦多毛怪

基瓦多毛怪

“基瓦多毛怪”(Kiwa hirsuta)也被称为“雪蟹”,发现于复活节岛附近海域。科学家称,这种动物与其它甲壳类动物截然不同,因此他们为“基瓦多毛怪”新创了一个动物类别和新的科属。这种动物在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期刊中有记述:它身为白色,体长5.9英寸(约合15厘米),其大小和一个沙拉盘差不多。这种动物在南太平洋复活节岛以南900英里处的2298米深水中发现。它的大螯上都覆盖着柔软的、类似于毛发一样的细丝。
3、大型多管水母

大型多管水母

大型多管水母(Aequorea macrodactyla)长有许多简辐管,内伞表面无成排胶质乳突。它的伞径最大可以达到17厘米以上。这类水母全世界大约有14种,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大陆架海区。大型多管水母在受刺激时,细胞内的绿萤光蛋白(由17种氨基酸组成)与钙离子发生化学变化,散射出一圈美丽的淡蓝色光环。

4、冰海天使

冰海天使

这只看起来像幽灵一样的冰海天使,其学名为“platybrachium antarcticum”。它正在环南极海域的深水中捕食。冰海天使上半身橙色的部分是它的消化和生殖器官,它身上类似翅膀的附着物是由脚进化而成,让它能在海洋环境中畅游,这些“翅膀”大约每秒拍动两次。冰海天使可长至5厘米长。冰海天使是两性生物,就是她们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在进行交配时,两只冰海天使会结合在一起,互相在对方体内替卵子受精,产卵时,它们会排出一团圆形的浮游的壳子,从此过着无壳的生涯。
5、纽虫

纽虫

这种学名为“pelagonemertes rollestoni”的纽虫有一个黄色的胃,它的胃可以伸展至全身各个部位以供给养料。图中的这只纽虫正在捕食浮游生物。作为一种较低等的动物,纽虫的身体不分节,其腹部扁平,两侧对称。在结构上,不论是长达数十米或长仅一毫米的纽虫,都长着一个特别的吻。纽虫不像扁虫那样口兼肛门,而是有了完整的消化系统,它的循环系统也初具规模。目前世界上大约有500多种纽虫。

6、独角雪冰鱼

独角雪冰鱼

独角雪冰鱼是南极冰鱼的一种。它能够忍受超低的温度,那种温度甚至可以将其他任何类型的鱼的血液冻结。
7、叶状栉水母

叶状栉水母

这种叶状栉水母学名为“Bathycyroe fosteri”,大约有5厘米高。在大西洋中脊附近海域中,这种水母很常见,而且数量很多。叶状栉水母是一种辐射对称的海洋动物,与腔肠动物门一样,具有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该门动物与腔肠动物的区别是:体外通常长有8条栉毛带,2条触手上通常有粘细胞而无刺细胞,背口端有固定的感觉区。

8、栉水母

栉水母

栉水母属于雌雄同体,它的生殖腺位于子午管的内壁,呈长条状,精巢卵巢各在一侧。生殖细胞成熟后,精子由精孔排出,接着卵子也由生殖孔排放,卵子在体外受精。除了栉水母和风船水母等是直接发育外,其他如兜水母类、带水母类和扁栉水母类,都要经过变态才能变为成体。
9、栉水母

栉水母

这只颜色鲜亮的栉水母正浮游于加拿大海盆的海水之中。形态因种而异。栉水母的体形呈球形、卵圆形、袋形或长带状,有些种类呈蝶形或涡虫状。它们主要利用纤毛板的不断摆动,把水排向后方,使水母体朝前推进。

10、海蛞蝓

海蛞蝓

这只海蛞蝓( Chromodoris elizabethina)正趴附于苍鹭岛的礁石表面。这种海蛞蝓弯曲着它们的身体来游泳,其身长可达15厘米。它们没有贝壳,但其鲜艳的颜色可以警告其他动物它们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它们常以腔肠动物为食,从而在皮肤内储存了许多来自猎物的刺细胞。当它们被其他动物吃掉后,刺细胞就会进入它们的体内,并引起刺痛。
11、蜘蛛蟹

蜘蛛蟹

这只雄性蜘蛛蟹正在利用一种特别的附属物搬运它的蟹卵。蜘蛛蟹长有刺状的背甲和尖锐的帮脚。这种刺状蜘蛛蟹是欧洲最大的蟹类,在澳洲沿海有近100个不同种类,尽管它们有长长的螯,但因其呆滞易捕捉。它们同时也是甲壳纲动物中个头最大的。

12、定居慎戎

定居慎戎

图中所示的是一只雌性定居慎戎(Phronima sedentaria)。定居慎戎的体内含有很多水份,身体膨大呈球形使身体比重接近海水,便于在水中浮游,不易下沉。从南北极到热带,全部的海洋,从海的深渊到表层都有戎亚目的种类。大部分种类是广布世界性。
13、深海桡脚类动物

深海桡脚类动物

这是一种深海桡脚类动物,学名为“Eaugaptilis hyperboreus”。它正在产卵。桡脚类动物是生活在海洋和几乎所有淡水环境中的一类细小甲壳类动物,也是海洋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很多的桡脚类都是浮游动物,而更多的则是栖息在海底的。一些较特殊的桡脚类也生活在陆地上,如沼泽和水沟中等。

14、海鞘

海鞘

这种海鞘学名为“Pyrosomella verticilliata”。海鞘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海鞘有柄海鞘、玻璃海鞘、拟菊海鞘等。柄海鞘除了茎柄外,体表还生有许多不规则的瘤状隆起;玻璃海鞘的被囊是透明的。体内的五脏六腑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拟菊海鞘以无性出芽生殖方式形成群体,仿佛橙黄色的花朵。海鞘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洋中,在千米以下的深海中几乎都能发现它的足迹。
15、马蹄水母

马蹄水母

马蹄水母(Hippopodius hippopus)看起来就好象一个人类面具。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们在运动之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远远望去,就好像一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当水母在海上成群出没的时候,紧密地生活在一起像一个整体似的深浮在海面上,显得十分壮观。

16、冰海小精灵

冰海小精灵

这种无壳的、会游泳的软体动物被称为“冰海小精灵”((Clione limacina),发现于南北两极的海水中。貌如天使的“冰海小精灵”是从希腊神话中海神的名字演化来的。它不是水母也不是萤火虫,属于软体动物。在日本北海道的流冰下,生活着无数的冰海精灵。这些珍奇的微小生物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至今仍是一个谜。
17、蟠虎螺

蟠虎螺

蟠虎螺(Limacina helicinia)生活于南北两极的海水中,是一种翼足类生物。

18、厚唇螺

厚唇螺

厚唇螺(Diacria trispinosa)也是一种翼足类生物。厚唇螺长有一个特别的软壳,可以完全缩入其中以得到保护。
19、角明螺

角明螺

角明螺(Oxygyrus keraudreni)与其他近亲翼足类生物的游泳方式不同。其他翼足类生物在水中游泳就好象小鸟在天空飞翔一样,而角明螺则是将其扁平足当作船桨划水前进。与其他螺不同的是,角明螺的壳是由软骨组成的。

20、深海乌贼

深海乌贼

在海洋生物中,深海乌贼的游泳速度最快,它的游泳速度非常快,与一般鱼靠鳍游泳不同,它是靠肚皮上的漏斗管喷水的反作用力飞速前进,其喷射能力就象火箭发射一样,它可以使乌贼从深海中跃起,跳出水面高达7米到10米。深海乌贼的身体就象炮弹一样,能够在空中飞行50米左右。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