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基地助力“蓝色种业小镇”建设,创新新兴海洋农业发展路径
启动仪式
2月19日,由文登区泽库镇人民政府、威海洋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共同建设的盐生植物种质资源(文登·泽库)繁育与开发利用基地在文登区泽库镇举行启动仪式,此次活动得到了市海洋发展局、文登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来自山东大学(威海)、烟台大学等高校的业内专家共同参加活动。
此次启动建设的盐生植物种质资源(文登·泽库)繁育与开发利用基地是威海是蓝色经济研究院进行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和经济价值实现的又一重要的探索,基地将围绕于盐生植物种质资源繁育与开发利用展开研究,通过大田实验,探索本地盐生植物优势物种--盐地碱蓬全生命周期中可食用和可开发的经济价值;探索盐地碱蓬产业化种植过程中的水肥控制,探索实现盐地碱蓬产业化生产的机械化作业路径,建立起盐地碱蓬产业化选育与栽培的技术体系。
基地介绍
基地一期工程建设用地32亩盐碱地,按照土地盐碱度从高到低,分为盐地碱蓬产业化种植区、盐生植物种质繁育与实验区、藜麦种质繁育区等。
试种植物
基地将试种包括碱蓬、黑果腺肋花楸、藜麦等经济作物。
盐生植物种质资源繁育与开发利用是改良利用和控制盐碱地重要生态措施,也是新兴海洋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仅可以提高海上粮仓经济质量和规模,还可以促进潮间带农牧业发展,辐射带动相关行业的升级,形成陆海统筹的经济良性循环,经济新增长点明显。
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在滨海盐生植物种质筛选、规模化繁育、生态修复应用、衍生品开发和经济价值变现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盐生植物种质资源(文登·泽库)繁育与开发利用基地建设项目座谈会
启动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专家学者们对基地进行了现场调研,大家边走边看,展开深入细致的交流,给予蓝色经济研究院研究人员相关技术指导。座谈会上领导专家就基地未来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为下一步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