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舟山历史文化“活化石”熠熠生辉

来源:胡欢欢   发布时间:2015-05-21 02:52:30 
编者按:曾几何时,唱蓬蓬、打莲湘、布袋木偶戏等为市民喜闻乐见,流传甚广。但随着我市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变迁,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日益狭窄,正面临着断代、失传、消失的危险。“没有历史与记忆的城市是可悲的”,承载着丰富而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活态文化的“地上文物”,如何拯救挖掘、传承弘扬、保护开发,值得我们关注和行动。

现状篇

我市非遗保护现状调查

观音传说、舟山渔民号子、渔民谢洋节、舟山锣鼓……近几年来,我市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省、市乃至县(区)级名录,且闻名遐迩。而为人熟稔或默默植根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有很多,这些“看上去很美”的艺术“瑰宝”生存现状如何?保护存在哪些难题?记者日前进行了调查。
越来越多非遗走出“深闺”

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现光芒,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上了重要议程,并采取确定传承人、建立传承基地、教学基地等有效措施,收到显著成效。记者从市文广新闻出版局非遗办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00余个项目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观音传说、舟山渔民号子、木船制造技艺、渔民谢洋节、舟山锣鼓列入国家级名录,滃洲走书、渔用绳索结等9个为省级名录,市级名录为41个。同时,我市推荐了16个项目申报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更好地传承与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还将部分珍贵的非遗“发源地”加以保护,确定6个传承基地,并建立5个教学基地,使舟山锣鼓、舟山渔民号子等传统艺术走入校园,提升流传度、知名度。而确立的1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成为跳蚤舞、布袋木偶戏等民间艺术的推动者。我市各县区举办的“民间艺术绝活展示”“民间文艺大荟萃”等丰富的活动载体,成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的舞台,为部分传统技艺揭开“神秘面纱”,为更多人耳熟能详。

2007年12月起,我市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全面掌握非遗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等。本次普查,我市共收录包括民族语言、民间音乐、戏曲、民间杂技等各类线索4万余条,全市共完成项目调查4085项。

“人亡艺亡”令人忧心

“年纪大了,唱不动了。”抚摸着旧锣鼓,今年68岁的李厚裕满是不舍,这些乐器是相伴他几十年的“老朋友”,甘苦共尝。现居住岱山县衢山镇四平敬老院的盲人李厚裕,17岁开始学 “唱蓬蓬”(唱新闻),以求安身立命之本。而如今说唱艺人已日渐衰微,很多人现已过世,我市的“唱蓬蓬”民间艺人已寥寥无几。“随着时代发展,这些民间技艺逐渐被淡忘,而且其生存、传播空间也愈加狭窄。”随着仅有的掌握着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年事渐高,“人亡艺亡”成为现今令人忧心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在于“活态”,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年代久远,传承人凤毛麟角,且以往作为谋生手段的传统技艺,在今时已无生存的土壤,想找接班人也无处可寻。“岱山只有我一人在做木偶戏,我已经做了30多年了,年纪大了,精力不足,希望能培养接班人。”岱山木偶剧团团长王嘉定朴实的话语道出诸多民间艺人的心声,王嘉定原先6名团员中,有的已去世,有的转做其他工作,现在只剩三四名六七十岁的团员。“出于经济因素考虑,现在没有年轻人愿意学演木偶戏,没有人接班的话,等我老了做不动了,木偶戏就要失传。”言语间,王嘉定对无接班人,木偶戏濒危充满痛惜之感。

为拯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政府、民间正以“带徒”方式积极寻求传承的可能性,如跳蚤舞已故传承人何志福就收了两个对跳蚤舞很感兴趣的姐妹为徒,师徒结对使传统技艺得以传承,也成为文化部门保护非遗的着力点。但毕竟为数甚少,现实状况仍令人堪忧。

保护力度“稍逊一筹”

从已列入保护名录的非遗数据可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族”中,受保护者占据的比例仍较小。据了解,我市非遗保护工作主要依靠借调人员、非专职人员、返聘退休人员等开展,成立临时机构,进行非遗名录整理、资料汇总等。“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专项经费,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保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艺处处长邵思明介绍,因无“三专”强有力的保障,我市非遗保护的工作重点与精力主要集中在普查和各级名录申报上,致使“心有余而力不足”。

渔歌号子

此次在基层普查的工作人员由老工匠、老艺人、老农民、退休老同志等人员组成,另外发动部分志愿者参加,但“年老者虽较懂传统技艺,却难以成文,形成较好、较明晰的书面表达。而年轻的志愿者虽会写,却对所查获的非遗项目很陌生,无法原汁原味地反映所普查到的线索,易使非遗的原生态受到影响。“无法走遍每个村落,难以确保访问到每个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只能做到大概,无法做到精与彻底。这样长期下去,必定会对我市的非遗保护工作的进程、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产生很大影响。”邵思明表示。

舟山锣鼓

普查和各级名录的申报只能说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和起步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保护,形成一套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拥有一定的制度保障。据了解,国家、省及各地对非遗保护非常重视,目前,我省11个地市中,已有杭州、温州、绍兴建立了非遗保护专门机构,核定人员编制,配备专职人员,落实专项经费。余杭、临安、东阳、武义等20余个县(市、区)相继成立非遗保护中心。此外,我省还于2007年颁布实施了非遗保护条例。

专业人士紧缺成最大瓶颈

“人是非遗保护兴衰存亡的关键。”非遗保护工作是学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邵思明坦言,非遗包罗万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要求甚高,其必须既懂社会,又懂历史、音乐、民俗学等,可谓是博学之才。目前,我市符合要求的专业人士极为缺乏,各县区专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基本没有。
对非遗的历史、艺术、学术等价值的研究,在我市仍为空白,专业人士的缺乏成为制约非遗保护的最大瓶颈,并会带来连锁反应,有关人士表示,无专业人士的“软肋”,导致投入非遗研究的力度较弱,资金投入亦会有所 “保留”。 要真正保护非遗 “原味”,科学保护最为紧要,但因缺乏专业人士,我市对非遗保护方法的研究尚很粗浅。

谋略篇

在非遗保护与开发上寻找平衡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传承与弘扬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记忆工程”,各级政府、民间也在思虑,并在非遗保护与市场开发上寻找平衡点,进行有益尝试,有的已为后来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模本。

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

面对非遗保护的现状,建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招贤纳才,设立非遗保护工作专项经费,已成为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事宜。多年从事非遗保护的专业人士表示,非遗保护中心可承担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业务指导、项目论证等各项工作,可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登记,建档和建数据库,对非遗保护将有很大促进。

编织渔用绳索结

据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艺处处长邵思明介绍,为有力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目前已在起草对传承人与传承基地的补助办法,确定列入市级以上保护名录,传承人与传承基地各给予多少补助,解决传承人基本生活费,激励其更好地弘扬非遗文化。同时,将采取出书、音像摄录等多种方式拯救非遗,使相关资料获得保存,《观音传说》和《舟山海鲜传统制作工艺》两本书的编纂已列入今年工作计划。非遗要走入寻常百姓家,需要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今年,市文化部门将组织非遗保护专题和全市非遗业务培训班,并以“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为平台,将非遗普查成果展示给公众。

针对非遗保护研究力量薄弱的“掣肘”,有关部门已提出联合在舟山高校建立非遗研究基地的设想,发挥高校内专家学者的作用。此外,还要广泛吸纳民间热心人士加入到非遗保护研究的队伍中来。

尝试“生产性”保护

在文化的形式、内涵和功能得到尊重的前提下,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适度的资本化运作和开发利用,不仅是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促使人们形成自觉的保护和传承意识。被列入省级名录的渔用绳索结,作为一种民间手工技艺,已被嵊泗县黄龙乡开发成装饰品,去年还参加了省非遗手工艺品展览。而闻名四方的舟山渔民画更是“生产性”保护较为成熟的典型,目前各县区皆有渔民画创作室,其表现形式也从单纯的画拓展至铁烙、针织等,还被开发成杯垫、工艺品等进行销售。

相较普查出的数量庞大的手工技艺类项目,目前已进行“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仍微乎其微。“手工技艺类可开发的空间还很大。”邵思明表示,有经济价值,可开发利用的还有蛮多。而民间对“生产性”保护的萌动已有显现,岑氏木船作坊作为舟山木船制作技艺的代表,除打造帆船外,其制造的船模精致,造型美观大方,已成为走亲访友的贵重礼品。该技艺的传承人,希望能使更多人欣赏到木船打造的流程,设想建立更大的一个作坊,开发成可供展览、参观旅游的地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舟山贝雕辉煌一时,贝雕作品被很多收藏爱好者收藏或作为高中档礼品作馈赠之用。后因种种原因,贝雕生产企业先后倒闭,艺人散失,贝雕工艺几近失传。一位曾在贝雕生产企业里工作过的老师傅,希望这门传统技艺能流传下来,设想重开工厂,将制作成的工艺品进行展卖,也可成为贝雕制作工艺参观基地。

此外,普查到的舟山海鲜传统制作工艺,邵思明认为也有经济推广价值,其包含的三刨鳓鱼、呛蟹等传统制作工艺,平日在饭店、餐馆根本无法品尝到,也有文章可做。“不过企业与个人都不应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应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利益第二。”邵思明表示。

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人文景观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占比例迅速上升。普陀区连续5年举办的民间民俗大会、岱山的中国海洋文化节、嵊泗的贻贝文化节等,展示出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有力推动了当地的旅游事业,成为吸引各方游客的“金字招牌”。

邵思明认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而厚重,海洋民歌、海洋民间器乐、海洋民间曲艺、海洋民间绘画等都别具特色,充满海岛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还有很广阔的空间。“非遗是活态的文化,比纯粹的自然景观、文物有更大的吸引力。”邵思明说。

“下步可考虑在‘穿’上挖掘一下,舟山的渔民服饰,如笼裤、松紧鞋等,也可以开发出相关产品,在我市旅游景点销售。”邵思明表示,发展不能以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价,应坚持“保护第一,以开发促保护”的原则,恰当的开发与利用非遗来促进旅游业发展,实现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发展。

记者手记

非遗保护需提升文化自觉性

近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度逐渐“升温”,各方对其也投以颇多关注,令人欢欣鼓舞。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截至目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上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 “独挑大梁”,而社会团体、公众参与保护意识薄弱,更莫谈积极主动参与非遗保护,多层次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虽与市民 “渐行渐远”,但深厚的文化底蕴,自成一体的表演形式与独特魅力仍使其拥有大量“粉丝”。去年9月,我市文化部门在定海文化广场举办“文化惠民”系列活动上可见一斑。当时,文化部门安排了7天的丰富活动,包括管乐、交响乐、合唱等,其中最受关注与热捧的却是非遗节目表演,唱蓬蓬、木偶戏等围观人数最多。

欣赏可以,谈到保护却是“事不关己”,这是社会团体、公众对非遗保护持有的“保留”态度。非遗保护不仅需要“老学究”,亦需要更多年轻力量的加盟,男女老少自发、自觉地参与,才能使我市由上而下参与非遗保护的文化自觉性得以提升。

“众人拾柴火焰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在于一时,而需全社会持续地、长久地努力,这样才能真正使其不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相关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和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与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本版图片均由市群艺馆非遗中心提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