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舰中山舰重回殉难地

来源:佚名   发布时间:2015-05-21 02:52:54 


修复后的中山舰迁入“新家”

5月15日,一代名舰中山舰在悲壮沉没70周年之际,从栖身11年的湖北南华船舶公司起程,在浮坞和拖船的“护驾”下,缓缓地向距长江上游20多公里的武汉金口街附近驶去。中山舰舰艉两侧,两组用铜板鎏金铸就的“中山”两字,时隔81年仍然熠熠生辉。朱红油漆刷就的外壳,灰色木地板铺成的甲板,黄色桐油装饰的舰舱……
5月24日下午5时,经过8天的缓慢迁移,中山舰进入了它的“新家”,也是它当年的殉难地———武汉金口,落户一座公园式博物馆,此处距中山舰当年沉没地约1000米。
5月26日,中山舰搬迁工程通过了中山舰陈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验收。中山舰将在此永远安家落户,明年正式对外开放。


声名显赫的身世


中山舰长62.1米,宽8.9米,高6米,重780吨,原名“永丰” 舰,是清政府于1910年耗资68万两白银在日本长崎三菱船厂订造的一艘钢木结构的炮舰,1913年交付使用,编入北洋海军第一舰队,驻上海吴淞。
1915年12月,永丰舰参加护国军,与其他军舰一起宣告海军独立。1917年,孙中山举起护法大旗,永丰舰参加护法舰队。1922年军阀陈炯明广州叛变时,它成为一代伟人孙中山指挥平叛的座舰,为革命立下不朽功勋。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为纪念孙中山,广东国民革命政府将永丰舰更名为中山舰。
1938年10月24日,在抗日战争著名的武汉会战中,中山舰巡航武汉江夏区金口水域时,突遇日军6架飞机轰炸,在与敌机激战75分钟后,在武汉金口长江段被炸沉,舰长萨师俊和其余24名官兵阵亡。
中山舰在中国近代史上声名显赫,有“浓缩的中国现代史”之称。中山舰既是孙中山先生伟大历史功绩的历史见证,也是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决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历史见证。


修复后的中山舰保留了被日军炮火炸出的弹洞


修复方案研究了10年


1997年1月28日,历时78天,沉没水中59年的中山舰在金口水域被整体打捞出水,并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2月,在拖轮的拖动下,中山舰前往湖北造船厂(现改名南华船舶公司)修复,并一直在此陈列展出。
如今的中山舰,底部红色,上面蓝灰,昔日雄姿依稀可见。但中山舰当年打捞出水时,仅剩一个黑糊糊的壳体。参与中山舰修复的南华公司副总经理乐汉明清楚地记得,1997年1月28日,中山舰在南华船厂起坡上岸。当时船舱里满是黑泥、煤和炮弹,舰上部几乎荡然无存,舰中部快要断裂,螺旋桨、桅杆、座舱、套房都不见了,舰上近1/3的钢板已腐蚀,看上去惨不忍睹。
中山舰文物保护总负责人———湖北省博物馆文保部主任周松峦告诉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有人提议打捞开始,关于如何修复的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是保持它锈迹斑斑的原貌?还是恢复它沉没前的状态?还是将它整修成命名中山舰时的样子?
最后,数十位国内顶尖级考古和文物保护专家齐聚武汉,作出最后决策:“恢复1925年永丰舰命名为中山舰时的历史原貌,并保留1938年武汉保卫战中被炸沉时的历史痕迹。”
2001年12月23日,中山舰正式修复。技术人员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将几乎消失了的中山舰的上部进行复原。舰上原来有近万个铆钉,将中山舰的各个部位铆在一起。捞起时不少铆钉腐烂了。技术人员修复时,用看似铆接实为焊接的方法,换掉了1/3的铆钉。
“历史年代的特征都可以在修复后的中山舰上找到。”中山舰博物馆馆长叶俊之介绍说:“船体、轮机、舱室等主要设施恢复成1925年孙中山先生登舰时的样子,保留1938年的弹洞,是对中山舰参加武汉保卫战的纪念。1938年,中山舰在遇难之前,舰上的8门火炮因抗战需要已被拆除上岸,作为岸防炮使用。此次修复时安装的口径100毫米、重达4.7吨的主炮和一门口径76毫米的后炮、4门口径47毫米的舷炮及两门口径20毫米的望台炮,都是根据20世纪初期舰炮的资料进行推算后设计和仿制的。其舰体的蓝灰色则是根据年代相似的俄罗斯阿芙乐尔号军舰推定的。在制订修复方案时,这些都得到了当时健在的中山舰幸存官兵的确认。”
修葺后的中山舰船头甲板一面平整,一面凹凸不平,右侧甲板上和右舷中部两个长宽各约1.8米的弹痕,铭刻着一代名舰的壮烈。一处位于舰身中部的后锅炉舱,这是使得舰体进水下沉的致命伤口;一处在驾驶室右侧的甲板上,这是舰长萨师俊的牺牲地。


中山舰博物馆文物多

中山舰博物馆馆长叶俊之介绍,中山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可移动性文物,该舰整体打捞出水时,随之出水各类文物3400件,其中一级文物51件。中山舰博物馆建成开放后,这些文物将展出。
叶俊之说,出水的文物主要分为舰载设施、武器装备、生活用品、铭牌标志四类,其中最珍贵的文物包括:该舰出厂时的“长崎三菱造船所”和“明治四十五年六月制造”的铭牌,1935年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汪精卫登临中山舰时所题“精神如见”银质匾牌,一支枪托上刻有国民党党徽和“革命军人为主义而战不怕死不爱钱”的誓言的步枪,数百张印有“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部电报稿纸”等。
此外,中山舰博物馆还获赠了许多珍贵藏品。中山舰的监造者李国圻的孙子李洪瀛,捐赠了祖父从日本带回的10双银筷子和刀叉,以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中山舰明信片。这张明信片是日本于1912年6月该舰下水试航时印制的,上面印有中山舰的外观图片。
中山舰首任舰长林霆亮的两个孙女林玳玳、林铮铮女士捐赠了一条海军军裤,这条黑色的毛料裤子,是林霆亮当舰长时穿的西式军裤,虽然已经有了近91年的历史,但是这条裤子仍旧笔挺,针脚细密。



打捞出水后的中山舰


永远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山舰的风采,武汉市决定在中山舰殉难地金口建设3.3平方公里的中山舰旅游区。核心区占地468亩,分为中山舰博物馆、中山纪念区、中山舰烈士纪念碑、武汉会战纪念区等。2006年12月,旅游区正式开工建设。
中山舰博物馆包括中山舰舰体陈列、史迹基本陈列、出水文物陈列展等。博物馆将用彩钢板做屋顶,幕墙使用白色玻璃等材料镶嵌而成,与中山舰舰体颜色保持一致,其高度达20余米。中山舰入驻后,呈舰艏形状的中山舰展览室所有钢架结构将装上隔热玻璃,中山舰舰体以全封闭的形式陈列其中,舰体之外加上一个巨大的玻璃罩,如同水晶宫,非常雄伟壮观。
陈列馆“一翼”的博物馆,与陈列馆对接处,成为观看中山舰的“三层视点”:地面,仰视中山舰的傲立;第二层与观众平台同高,透过舰上一扇扇开着的舱门“触摸”当年工作战斗的片断;第三层俯看全舰平面布局,主力炮、驾驶室、救生艇、粗大的锚链……牛头山上,25位中山舰抗日烈士的纪念碑,与中山舰博物馆正好遥相呼应。叶俊之馆长介绍,中山舰主要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将作为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重要的旅游景点,与红楼等辛亥革命纪念景点形成一个整体。
据悉,整个中山舰旅游区预计今年年底可望完工,它将和武汉辛亥革命历史纪念馆、起义门等景点一起,成为武汉“辛亥文化旅游区”的重要一环。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