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岙:会是海上丝绸之路繁华港吗?

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发布时间:2019-01-23 09:36:52 

小展宋太师余天锡家庙

  翁山县自唐开元26年(738年)置县以来,舟山逐渐繁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驿站。

  古代明州通往日本,普陀山是重要节点,而从明州到普陀山,则是往舟山本岛的岛北走的。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要有一个像模像样的港口,供人马进出、憩息,栈货交易。古代舟山港口究竟设立何处呢?《舟山日报》2011年7月15日有一篇李国华文章《日本遣唐使团在舟山的海上行程新探》,此文引用《头陀亲王入唐略记》:七日午时,遥见云山,未时,着大唐明州之扬扇山;申时,到彼山石丹岙泊,即落帆下碇。作者认为:云山是洛迦山,扬扇山是指黄杨尖山,那么石丹岙应该是梁横岛。

  如果说梁横岛是当时海口一集市地,那么,作为一个面积仅十几平方公里的悬水小岛,附近必定有一个更大的集市或港口,作为支撑梁横的后盾。

  梁横岛是一歇脚亭,一块跳板。真正的港口才能让过往船只补给食品、饮水等物资,给出入旅人憩息,栈屯货物,乃至商品的交易……梁横岛对岸必定有一个港口。

  一、梁横岛对岸港口

  梁横岛对岸设港口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地理环境能够安全泊船,离普陀山梁横岛比较近,为翁山(后作昌国)的城邑官民出入方便,便于通报关文等。

  现在,离梁横岛最近属展茅街道的螺门和茅洋。

  螺门最初称龙门,如舟山的桃夭门、十六门、灌门。龙门,千百年前还在海中,相传300年前来了一位姓谢的台州人住了下来,后来聚居的人密集,成为了一个较大的渔业村。这是近代的事。

  茅洋,千百年前也是海,“洋”很宽阔,直延伸到黄杨尖最高峰的山脚下。聚集居住的人迟了,而临近的小展村早在南宋时就旺盛。有一个传说:当初小展人余氏太公定居后,面对偌大的地面,他指手为小展后代划了一个地盘:上至黄杨尖天打岩,下至黄大洋赤石咀。以此,山脚为界,向西是小展子孙的地盘。几百年后茅洋先祖来洋边“定居”无法落脚,据传,当时他向小展太公恳求一地,精明的余氏太祖说:“建房子不行,你建了房子就没有拆屋还地的可能,暂且搭个舍吧。”从此小展人和茅洋人成了近邻。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以后还赠送给茅洋人一座山。山可垦荒可伐薪,这“送山”后来变成了“松山”。地理条件决定螺门和茅洋不可能有港口的历史。

  塘头离普陀山最近,明代时为方便僧人和香客去普陀山,这里建了一座“接待禅室”,但当时建造港口不行,因为塘头靠近外洋,风浪太大,不宜泊船,再说“东到塘头西到坞坵”,塘头离县治太远了。

北蝉钓门后沙头海滩

  二、汤岙具有建港口的自然条件

  有一句谚语叫:游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呒没到过汤岙大坑口。意思是舟山本地人,特别是岛北一带的成年人,见多识广,但也有没见识过的地方(这个地方这里特指汤岙大坑口)。汤岙大坑口,地处北蝉中部靠海边的偏僻地方。这句话有两个意思:汤岙大坑口冷落的山岙没人问津,冷落的地方和三关六码头,在人们的思维形式中是两个对立的概念,对于游三关六码头的人来说汤岙大坑口不屑一谈,这是其一;其二,汤岙大坑口即是历史上的三关六码头,这个千百年前曾经繁荣过的码头,现代人任你周游世界也未曾“到过”。

  小展在汤岙附近,大坑口那里人为防抢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已搬到小展。南宋时代的宋太师余天锡诞生在小展,他的祖父余涤为雅舍观海,定居小展。其实小展历史上交通发达,一门三尚书的显赫家族,为进出方便,居住在闹中取静之地自然在情理之中。

  汤岙大坑口具有建港口的自然条件:

  这里海岸吃水适宜,附近少浅滩、少岛礁,汤岙大坑口左边有钓门、钓山,右边有小展南风湾,两边的天然屏障使这里风浪不起。为船只的出入和停泊提供了方便和可能。白泉、浪西一带有灌门,水太急了。舵手说:老大好当,灌门难过。因此渔民和船工都说在这一带驶船放心。

  它背靠息沙岭和小展岭,翻过山便是地域宽阔的北蝉岙和小展岙了。这里有三条古驿道(岭),东边是摩鼻岭通往展茅,南边和西边有弄堂岭和贩鲜岭去白泉和定海十分方便,那弄堂岭曾经是余天锡的八乘大轿过往之处。说起贩鲜岭话头更长,北蝉庄海岸线特长,所产海鲜品也特多,从解放后北蝉各渔业大队几十年来渔业捕捞量占定海区的1/5还多,类比历史上的海鲜品,于是就有了贩鲜岭,如果汤岙有码头,那么舟山人所需要的铁器、铜器、陶瓷品、粗布、丝绸、木头、竹子等还有生产的盐、水产品,都将在这里装卸,还有经商的、办事的、走亲的、进香的人……这个码头要多热闹有多热闹。

梁横岛海景

  三、留意旧定海志有关的地图,对汤岙的历史会有更新的认识

  汤岙大坑口在北蝉庄不起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仅几十户人家,大坑口已无人居。这样的小岙山丘在北蝉少说有两百多个。笔者翻阅清光绪八年(1882年)纂成的《定海厅志》,其中,北蝉庄图中在仅有的五个自然村地名(岙)中,标有汤岙和井湾山。(大坑口就在井湾山脚)。民国初的《定海县志》的列岛分图中亦标有汤岙。这并非偶然,是与这里的辉煌历史有关。日后出版的地图恐怕再也找不到汤岙了,它逐渐被工程车装载到钓梁工程去了。好在新版《北蝉乡志》收的一百几十幅“自然村”的照片中唯一一张——满岙翠绿留给后人。

  回过头来说这《定海厅志》中的地图,北蝉的汤岙边标有望姑台,钓门边有钓鱼台,小展海边有赤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小展岭还有烽火台遗址),这些“台”是古代的国防设施,汤岙繁荣历史的标志既令人欣喜,衰败的象征也令人哀叹。

  这些国防设施大概是明朝时构筑的,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浙闽沿海地区是倭寇侵扰的重灾区,嘉靖皇帝先后命朱纨、王抒、张经、胡宗宪等大臣来浙江经办军务,抗击倭寇,在沿海加强国防时他们构筑了这些“台”。也有人说是明初汤和大将军构筑过烽火台,明朝为震慑和打击倭寇而建的。这些“台”成了本岛防守链,屹立在要塞,汤岙大坑口这个北部港口尽显威严。倭寇、海盗是被打走了,但其中可能是真正的商人也没有了,如同六横附近的双屿港一样,舟山岛北的港口也销声匿迹。大明皇朝失去了向海洋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为日后三百多年的中国发展的滞后留下无比沉痛的遗憾。后人感叹:游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呒没到过汤岙大坑口。

何信峰 余天祐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