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澳千年前曾遭海啸“灭顶之灾”

来源:中国海洋在线   发布时间:2019-01-02 16:52:29 

 2018年12月22日,印度尼西亚因巽他海峡火山喷发引发的海啸,已造成至少430人死亡。这不禁令人想起近年来发生在印度洋和日本的特大海啸。一般认为,中国近海发生海啸的可能性不大。然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小组的最新成果改变了这种认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孙立广-谢周清研究小组,研究了广东省南澳岛的海岸沉积剖面,揭示了该岛1000年前遭受南海海啸袭击的历史,证实了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海啸冲击大陆海岸带的事件。日前,该研究以《南澳宋城:被海啸毁灭的古文明遗址》为题在《科学通报》上正式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杨文卿博士。

  该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国沿海地区存在着海啸的风险,这在我国沿海地区的核电站、港口和能源储备基地等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中需要予以考虑。同时,它还揭示了海啸对受灾地区文化的影响,并建议对南澳岛宋代遗迹展开更多考古挖掘,把被海啸埋藏的南澳宋城从地层里发掘出来。

  从珊瑚砂层中发现南海古海啸

  孙立广教授介绍说,近年来,发生在印度洋和日本的特大海啸以及最近袭击印度尼西亚的海啸给受灾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威胁海岸带安全。一直以来,在中国大陆海岸线上未发现遭受海啸破坏的地质遗迹和可靠的历史文献记录,人们对中国大陆沿海是否发生过海啸一直缺乏明确的认识,这制约了沿海地区灾害风险的准确评估,不利于沿海港口、核电站等重要设施的建设以及“一带一路”规划的执行。

  近些年,孙立广研究小组对中国近海历史时期灾难事件开展了持续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首先,该小组发现了在公元1024年前后,西沙东岛发生过一次生态灾难事件。在西沙东岛的湖泊沉积中存在厚10厘米的珊瑚砂层,珊瑚砂粒度分析表明它们是同时沉积、快速形成。该层顶底所含植物种子的年龄一致,平均为公元1024年,沉积物中缺失植物颖果和介形虫,有机碳含量也接近零,与上下层位差异明显。研究认为这是一次生态灾难事件,它是过去1000年来由南海的一次特大风暴潮引发的。不能排除海啸的可能,但是海啸的证据不足,存疑的是为什么1000年中只发生一次这样的风暴潮?

  后期的持续考察研究发现,在南海西沙群岛东岛东北海岸宽200米的范围内分布着重几十公斤的砗磲、珊瑚块和海底砾石。“砗磲和珊瑚通常生活在沿海珊瑚礁盘上,砾石散落在海底,这必须有巨大的能量把它们带到海岛上来。”孙立广说。

  一系列证据证明,在公元1024年发生的生态灾难事件是由海啸导致的,从而确认了中国南海在历史上发生过海啸。这一成果突破了过去对南海无海啸的认识,直接证明了南海发生海啸的历史。这项研究成果也为我国南海海啸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际的依据。

  南海古海啸摧毁南澳宋城

  南海古海啸的首次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我国大陆沿岸是否受到海啸冲击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2015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广东省南澳岛的考察和分析,确认了1000年前发生的南海古海啸对该地区的毁灭性影响,进一步揭示了大陆沿岸遭受海啸袭击的历史。

  在南澳岛东南端的宋井海岸沉积中,科研人员发现了存在含有大量贝壳碎片和宋代陶瓷器残片的层位。“该层沉积物颗粒较粗,粒度分布与附近的海滩沙一致,表明其物质来源于附近的海滩或近海区域。”孙立广说,宋井附近的澳前村沉积剖面存在一层颗粒偏细、包含破碎砖瓦的层位,在岛屿东侧的九溪澳和青澳湾剖面也含有颗粒较粗、粒径分布与海滩沙相似的沉积沙层。沉积层内没有风暴潮沉积中通常含有的平行纹层或亚层结构,因此排除了风暴潮成因的可能。分布在宋井海岸的巨型砾石、破损的宋代石臼和九溪澳湾最内侧的磨圆较好的砾石,指示了强烈的水动力搬运过程。以上证据证明,南澳岛遭受了海啸袭击。

  袭击西沙东岛的海啸的年代约为公元1024年,历史文献中记录的广东潮阳遭受破坏性海浪袭击的时间为1076年,南澳海啸层陆地动物骨骼的定年结果范围包含了上述年代。结合定年样品的碳-14年龄、沉积层中的宋代陶瓷器碎片以及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可能为海啸的事件,专家们推断南澳遭受海啸袭击的准确时间应为公元1076年,处于北宋后期。模拟结果也表明,起源于马尼拉海沟的海啸能够同时袭击这些区域,所以专家们可以判断西沙群岛与南澳岛的海啸应为同一事件。

  孙立广特别提到,宋井所在的澳前村是个港口,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附近,同时保存有“宋井”古迹,它可能见证了古海啸,并留下海啸破坏古文明的痕迹。研究人员在海啸层中发现了宋代的大量陶瓷碎片,其中不乏官窑产品,这表明宋井地区在北宋中期是一座有高度文明的小城。但是,在南澳历史博物馆中唯独缺乏宋代的出土陶瓷。这就说明海啸可能把一个宋代的小城连同它的文明包括宋井毁灭了。“这次海啸的破坏性是巨大的,以至于在海啸后的500年间,南澳岛缺失了南宋和元代的文献记录和文化遗址,仅存两口海啸后开凿的新井补给海上丝路的淡水。”

  我国沿海要高度重视海啸风险

  孙立广表示,这一系列研究证实了中国南海沿岸曾遭受过海啸袭击,这种风险在中国沿海地区的核电站、港口和能源储备基地等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中需要予以评估。

  另外,这些研究也揭示了海啸对受灾地区文化的影响。研究团队建议,对南澳岛宋代遗迹进行更多的考古挖掘,把被海啸埋藏的南澳宋城从地层里发掘出来。“‘南澳古海啸宋城遗址’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点和海啸科普教育基地。”孙立广说。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oceanol.com/wenhua/201901/02/c83896.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