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的时间,北极海冰丢了一块“地中海”

来源:中国海洋网   发布时间:2018-10-30 16:25:25 

  北京师范大学极地前沿科学中心专家透露,据最新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7月北极海冰平均面积为790万平方千米,与1992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42万平方千米。这相当于一个地中海的面积。

  北京师范大学极地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程晓教授介绍,根据卫星监测,北极海冰面积每年3月份达到年度极大值,每年9月份达到年度极小值。自2015年以来,北极海冰面积年度极大值已连续出现历史最低。

  2018年3月17日,北极海冰覆盖面积达到年内极大值,总面积为1448万平方公里,这是有卫星监测以来北极海冰面积的第二低值,仅高于2016年。同时,北极海冰还呈现“老冰”大幅减少、格陵兰岛北部高纬沿岸地区的海冰3月份出现异常融化现象,这在过去几十年有卫星观测历史以来从未发生过。此外,白令海的海冰也发生了异常的提前融化,卫星监测到的海冰寥寥无几。

  北极是全球气候系统运转的巨大冷源之一,对全球大气和海洋环流有重要和长期的影响。其中,海冰是热的不良导体,是大气和海洋热交换的屏障,海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气候效应,是北极气候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

  科学家们认为,北极海冰加速消退将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北极夏季海冰的厚度和覆盖面积的减小,将会直接导致海洋吸收太阳辐射能的增加,一方面加剧海冰融化,另一方面对大气产生加热效应。2000年以来,北极增暖的趋势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

  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热带与极区温差减小,造成中纬度干旱、热浪、严寒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甚至对我国北方冬春季的雾霾造成直接影响。科学研究显示,2013年1月,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东部持续近一个月的空气污染,就可能与2012年秋季北极海冰极低有关。

  程晓认为,作为位于北半球的近北极国家,我国应大力加强对北极地区的监测,尤其是对海冰和海洋的监测与模拟,在统筹现有卫星资源的基础上发展建立我国自主的多平台、多传感器的北极卫星观测体系,实现对北极地区的全方位、立体观测,从而更好地应对北极快速变化对我国和全球气候系统带来的影响。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kepu/4/2018-07-25/51949.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