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研究美洲鳗横跨地球1/4距离的秘密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10-18 15:49:01 

美洲鳗外形似蛇,但通身无鳞,无花纹长背鳍,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美洲鳗遍布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每个水生栖息地,无论是冰冷的山间溪流还是大雾山的湖泊,甚至是外滩的沼泽地亦或是更远的地方。

    奈斯贝特琼斯是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博士,目前他正在莫尔黑德市的UNC海洋科学研究所工作,他想揭开美洲鳗溯游繁殖的奥秘。

    美洲鳗是一种神秘的生物,成鳗从河川湖泊不远万里溯游回北大西洋西南部深度超过6500英尺的黑暗深海繁殖产卵,没有人知道它们是如何完成这一壮举的。

    贝特琼斯说:“鳗鱼溯游回家没有GPS来引导它们,海洋的路标很少。”没有人见过鳗鱼在野外产卵,更没有人收集过鳗鱼卵。“我认为,在这个时代,很少有物种像鳗鱼一样,至今我们对它依然知之甚少。”

    贝特琼斯正在研究成鳗是否利用地球磁场来引导它们的旅程,因为研究表明,海龟和候鸟是这么做的。为了进行实验,贝特琼斯建造了一个大型磁线圈,他和他的团队用来制造类似于海洋中不同位置的磁场。贝特琼斯说:“通过在这个线圈内放置鳗鱼,我们可以观察它们是否利用来自地球磁场的信息进行导航。”

    贝特琼斯说,近年美洲鳗鳗苗产量一直急剧下降,没有人确切知道原因。尽管曾经非常丰富,但现在它们的未来“悬而未决”。在一些地区,美洲鳗种群数量甚至下降了99%,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认为,美洲鳗“濒临灭绝”。

    “由于地磁漂移的自然现象,地球的磁场随时间在不断改变,这种现象可能导致美洲鳗种群数量下降,令它们难以漂流回陆地附近的海域。”贝特琼斯指出。“我们在研究地磁漂移如何影响鳗鱼迁徙之前,需要了解哪些地磁要素对鳗鱼洄游至关重要。”

    贝特琼斯认为,了解鳗鱼如何利用地球磁场洄游可以更好地改善人类导航技术,特别是在卫星覆盖率低的地区。

    像许多渔民一样,贝特琼斯说他曾经认为鳗鱼“滑腻腻的有点令人讨厌。”但他说鳗鱼是“被低估了的物种”。“美洲鳗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中进行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长时间迁徙,它们航向明确,从未走岔,尤其是从航海的角度来看,我们仍不知道这些鳗鱼是如何实现这一旅程的。”

    贝特琼斯与笔者分享了一些关于美洲鳗的有趣常识:“平均寿命15年左右;可长到90厘米长,重达7公斤~8公斤(雌性通常比雄性大);主要栖息在格陵兰岛到委内瑞拉的海域,大部分时间喜欢生活在咸淡水交界的水体里在大西洋溯游数千英里,交配并死亡;出生在深海,最后依然回到父母长大的地方,尽管成鳗后从未去过那里;是少数可以向后游泳的鱼类之一;是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包括水獭、海龟以及大型鱼类和各种鸟类。”

    贝特琼斯曾经的研究表明,欧洲鳗与美洲鳗来自同一片海域——欧洲鳗也在大西洋繁殖,利用地球的磁场进行导航。“尽管目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将这项研究延伸至美洲鳗是我现在最想攻克的难题。”贝特琼斯表示。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zb.farmer.com.cn/yyb/html/2018-10/01/nw.D110000yyb_20181001_4-03.htm?div=-1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