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给鱼儿喂食 |
![]() |
活蹦乱跳的罗非鱼 |
近日,笔者走进重庆市南川区白沙镇大竹村淡水鱼养殖基地见到,错落有致地镶嵌着十几个鱼池,池水清净明澈。到了给罗非鱼投食的时间,打开自动投食机,刚才还风平浪静的水面顿时浪花翻滚,成千上万的鱼儿欢快地抢食。基地负责人罗小弟介绍,他的基地水面有60多亩,养殖有草鱼、湘云鲫、白容鲫等品种,但最主要的品种还是被称为“非洲鲫鱼”的罗非鱼。
几年前,罗小弟到浙江打工,在一家养鱼基地工作,虽然月工资只有3000多元,但他抱着学本领的心态坚持干了下来。“那段时间,想多学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罗小弟说。当时,有一种鱼引起了罗小弟的注意,那就是罗非鱼。
据介绍,罗非鱼肉质细嫩、刺少,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现在市场价格8元~15元/斤,养殖效益不错。“当时,养这种鱼的人还不是很多。”罗小弟说,经过进一步的了解,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物杂、繁殖快、肉质好等优点,是理想的养殖鱼。
掌握了水产养殖技术后,罗小弟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他联想到老家村里的几口鱼塘原来的承包期到了,自己能不能承包过来搞养殖?于是,他离开了浙江的养殖场,开始谋划自己的创业之路。
罗小弟明白“不打无准备之仗”,浙江的情况他多有了解,但还不够,他还多次到广州、海南等养殖罗非鱼更早的地方考察。2015年,罗小弟回到大竹村,承包了已经到期的几口鱼塘,开始搞罗非鱼养殖。
原来的鱼塘由于是临溪修建,塘埂很低矮,排水沟做得不够到位,一到夏天涨水,经常冲垮鱼池,鱼都逃走了。罗小弟按照适合罗非鱼养殖的要求,对鱼塘整个系统进行了改造。
改造完成后,当年,罗小弟就引进了2万多尾罗非鱼放进鱼塘。多年学习的技术没白费,首批投放的罗非鱼成活率就达到97%。“当然,这与环境有很大关系,大竹村的水是流动水,水质好,适合养殖罗非鱼,养出来的鱼品质好。”罗小弟说。
“罗非鱼是在热带生存的淡水鱼,怕冷不怕热,适宜生长温度在17℃~35℃。”罗小弟说,由于受气候条件限制,在大竹村,户外养殖罗非鱼每年只有半年的时间。“我的鱼苗都是从海南进的,春季下到鱼池里,盛夏初秋的时候就可以上市了。”罗小弟告诉笔者。
但是,一到秋冬季,很多渔场进入休眠期,罗非鱼的供应量很少,但市场需求并不减。怎么办?他想了两个办法,来延长基地的罗非鱼养殖时间。
一是将鱼塘和温室大棚相结合,他建起了温室大棚,别的露天鱼塘因天气冷收工时,他家的罗非鱼有保暖的地方。但是,天气如果继续冷下去,温室大棚也不够用了。罗小弟的第二个办法,他称之为自创的“保温系统”。
养殖场有8个鱼池,一到冬季天气冷,罗小弟就试着用锅炉升高一两个鱼池的水温,然后,打开池塘间的水闸。鱼儿就会慢慢地向温度高的地方游来,这样就保证了罗非鱼在天冷时的养殖问题。
靠这两招,罗小弟的罗非鱼养殖时间延长了两三个月,天冷别人家已收工,而他家仍有鱼供应。而且,他家的罗非鱼一般在2斤左右,鱼肉鲜嫩带甜,赢得了客户的青睐,如今,他的罗非鱼根本不愁销。
“以后,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新开几个鱼池用于游客垂钓,让我这个只养鱼卖鱼的地方,也来试试多种经营。”罗小弟的发展规划,看来要和乡村旅游挂上勾了。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zb.farmer.com.cn/yyb/html/2018-10/01/nw.D110000yyb_20181001_2-0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