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掌握了潮汐的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海水来晒制食盐已有很久的历史了。人们发现,在涨潮时纳取海水,晒成的盐质量好。因为海水中含盐量高,水中泥沙杂质少。而低潮湿时取的海水,晒成的盐,含盐量低,泥沙量相对比较高。同样取1000克的海水晒盐,涨潮时取的海水比落潮时取的海水多得盐10克而少0.1克的泥沙。
打捞鱼虾时,鱼民也极讲究潮水涨退的时间。他们根据潮水涨落时的方向,及转流的时刻,在沿海放置好捕鱼的网。鱼儿虾儿就会顺着水涨水落的水流,一古脑儿往渔网里钻,渔民就等着坐收渔利啦。
与潮汐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航海了。在浅水海湾,稍大一些的船只就要在涨潮时才能进进出出。顺着潮流航行时,船只在顺水中行走,变得快速轻捷,消耗的能量也极少。逆着潮流航行时,船的速度就要缓慢得多,能源也耗费得多。难怪在港口码头定期发运的船只开船的时间,不能像火车一样规定得死死板板的,而是每天要推迟一些时间。因为涨潮的时间每天在推迟呢!
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你不会不知道吧。但利用潮汐用兵打仗的故事,你就不一定知道啦。
公元1661年,我国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了一支几百只船的舰队向台湾进军。那时候台湾被荷兰侵略军统治着。他们霸占海岸,修建了城堡,还在港口沉了好多破船,想阻挡郑成功的船队。
郑成功是从澎湖开航的,农历四月初二到了台湾的鹿儿门港附近。但数百只船如何进港呢?这里的航道与沙屿横亘,航海者们视为危险之路。弄得不好,船队撞到沙屿上,就进退两难啦 。郑成功依靠当地的老百姓,调查了航道的情况,同时计算了涨潮的准确时间。在海水涨潮的前夕,舰船利用潮水的优势,顺利驶进了港口,登上了台湾岛。他们打败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这次战斗的胜利,真要为潮汐记上一功呢!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