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之韵 文化之魂——叙津沽的妈祖文化

来源:北方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58:47 

1939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从天津三岔口渡河袭取沧州,于1402年攻入当时明朝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宝座。朱棣登基后,对他争夺天下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赞赏,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叫群臣献名。最后,朱棣选中“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不久,朱棣迁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门户,军事地位日益重要。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在天津设卫,“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天津共设三卫,驻军一点六万多人。于是,人们又把天津叫做“天津卫”。设卫就要筑城,天津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历史由此而开始……

追溯天津的缘起,不难发现她的历史总是与水脉息息相关,现在位于天津闹市区的三岔河口,是天津城最早的发祥地。明清时期,这里曾是大运河上的一个漕运枢纽和水旱码头。悠悠古河上飘荡着一段段古谣,古谣的背后蕴含着一条深厚的文脉。水拍河岸,这种文化随着水花飘散,散播在这津沽大地之上。

天津是个多元文化的城市,它的基本元素是由三个并存的文化板块构成,即以老城为中心的民间民俗文化版块,以海河为中心的码头文化板块,以外来入侵性租界为中心的租界文化板块,三个文化空间并存。其中海河两岸的码头文化板块非常重要的一些内容就是妈祖文化,它是形成天津城市的重要基础之一,与天津城市有着撕扯不断的、千丝万屡的情缘和联系。

追溯“妈祖文化”

妈祖(天后)民俗文化在天津可谓家喻户晓,是这座城市聚落与形成发展中重要的人文现象之一,早已成为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姓林名默(960年—987年),祖籍福建莆田,她生前不畏艰险,乘席渡海,救助海难,舍己为人,她善良无私的精神感召天地,经宋、元、明、清历代敕封褒扬(宋代14次,元代6次,明代4次,清代8次),她的动人故事流传于沿海各地。天后,作为海神,在天津域内的流传过程中,逐渐演化为福佑万方、有求必应的居家保护神。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民间民俗信仰与崇拜已渗透到民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融入到天津这座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中。

“妈祖文化”的集中体现——天后宫

天后宫坐落在古文化街正中处,三岔口西岸,坐西朝东,面向海河,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天妃、妈祖庙之一。天后宫原名天妃宫,在民间俗称娘娘宫,据元史记载:“泰定三年(1326年)八月,作天妃宫于海津镇。”元代建有两座天妃宫,一为原大直沽海河东岸的“天妃灵慈宫”,早年称东庙,建于元延佑年间,于庚子之战被焚毁。还有就是在天津影响最大,保存最好,而且是仅存的早年称西庙的“天后宫”。

天后宫内供奉就是妈祖林默女子,明永乐二年在天津卫设城,城廓范围日益扩大,南粮北运,南北物资交流进一步发展。天津盐业、渔业、航运业、手工业、商业日益发达,天津城东的天后宫香火越来越兴旺。到清代对于天后宫的信仰从保护航海扩大到成为保护天津地方的神灵,誉天后宫为“天津福主”,烧香膜拜的已不仅仅是船工、渔户、航海船家,而更多的是乞求子嗣的老媪少妇。

天后宫建成后,明代永乐、正统和万历年间先后重修,清代顺治、乾隆、道光和同治年间及民国年间都有局部重修和扩建、改建。解放后,195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将天后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对宫内主要建筑进行了维修、油饰。“文革”中天后宫作为“四旧”被扫劫,前殿、牌楼和戏楼被拆毁,加之唐山大地震的损坏,宫内千疮百孔,变成破烂不堪的大杂院。198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又再次颁布天后宫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决定在修建天津古文化街的同时修复四座古建筑,天后宫是重点之一。修复工程以保证天后宫中轴线上各殿建筑原有的面貌为主,重修了戏楼、牌坊、前殿,调整和重建了原来参差不齐、拥挤零乱的两侧配殿,最后重建了二层结构的皇经堂。修复后的天后宫,从东头的戏楼面向西与面向东的山门之间是能容千人的广场,戏楼上“乐奏均天”的匾额与山门门额整砖上镌刻“敕建天后宫”五个字遥遥相对。山门前两座号称九丈九高的幡杆(实际测量南杆26.2米,北杆25.94米)加固并保持原貌,两大幡杆每逢节日即将旗幡悬上,两面旗幡上绣着:“津门艺萃百肆迎春,溟波浴日济运通航。”

“妈祖文化”遗址博物馆——天妃宫

天妃宫遗址博物馆于200112月修建告竣,一件件复原的珍贵文物,博物馆中清晰可辨的“文化堆积层”,看到他的人似乎都在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史载,大直沽天妃宫建于元代延佑年间(公元13141320年),史学界称其为“天津第一庙”,不久因该庙被火焚烧,又在三叉河口以下的海河西岸另建一座天后庙。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重建大直沽天妃庙,于是便有东、西庙之称。东西二庙并存为历史所罕见,两座庙成为天津古代城市的重要标志。

19979月至10月,在遗址范围内相继出土了明代石质龟形碑座和《重修敕建天妃灵慈宫碑记》残碑首,其上存有“重修敕建”4个残字和龙纹,这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它为确认天妃宫建筑基址的具体位置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此后,天津市考古队在此进行了重要的考古发掘,准确地清理出明、清时期天妃宫的大殿基址和元代建筑基址,出土了大量的元、明、清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据考古队介绍,大直沽天妃宫原占地4000平方米许,有后殿、大殿、东西配殿、山门、戏楼等建筑,明代重修,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遭焚毁,1902年当地居民集资重修大殿3间,1976年地震屋毁。在这块地方,实际存在着3座不同历史时期的天妃宫:元代一座,明代及清前期一座,晚清一座。

大直沽天妃宫遗址是近年天津城市考古的重要发现,对于天津城市考古和天津城市史研究,对于天津地区元明清时期的寺庙建筑研究,都具有不容低估的学术价值,它的发现为天津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新的历史文化内涵。

如今,这座占地面积达5800平方米的新博物馆已出现在人们眼前,该博物馆除建筑具有特点外,文物部门对新馆的展示内容也颇费了一番心思。至今,新馆展出的有关天妃宫的历史图片、文献200余件,文物200余件。展品中最珍贵的是从遗址出土的几通石碑,其中就有明代《重修敕建天妃灵慈宫碑记》残石碑,天津历史博物馆馆藏的清代天后宫天后的銮驾,19世纪末当地居民书写的一块牌匾。亮相的展品中,还有几十件是在该遗址出土的文物复原件,它们是经过近一年修复才得以展出的,经过专家们认真复制,这些古旧物又恢复了昔日的原貌。

“妈祖文化”影响下的天津人

天津人热心肠,在这极具码头文化特征的津沽之地,往来的商船、渔户的性命无不与惊涛息息相关,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帮衬援助总是无私的,这与妈祖林默生前乐于助人、尊老护幼、海上救险的生平故事极为相近。海神妈祖的美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四海之内皆兄弟,船户们生死相依,如此也就自然形成了天津人讲义气,助人为乐,真诚待人的鲜明性格。

朝发轫于天津兮,600载过往,“妈祖文化”孕育了天津的发展;天津人依水而居,在此起彼落的热闹与红火中生活着,快活着,幸福着……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