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文化研究最新成果《普陀山文化史》出版

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发布时间:2018-03-21 10:04:39 

       由浙江海洋大学教授倪浓水创作的《普陀山文化史》一书,近日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文化史的维度,对普陀山文化进行了研究,比较详尽地描述了普陀山多种文化的整体形成和发展演变轨迹。

  作者认为,普陀山是一个特定的“文化单元”,一座文化大山。一方面,它是中国著名的观音崇信道场,而且正在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观音信仰中心;另一方面,它位于东海核心区域,是海洋社会重要聚居区之一;再者,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又以各种诗文把普陀山打造成为一个人文胜地,使得它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博大。经过千百年的累积、发酵、交融和促进,普陀山早已经超出了观音道场的单一性和一般意义上的海洋文化的泛化性,成为了一个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文化系统。

  “普陀山文化史研究”原为浙江社会科学院2015年课题,2016年升格为浙江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在普陀山文化研究现有的基础上,《普陀山文化史》有五个重大“发现”:认为盛熙明《补陀洛迦山传》是普陀山文化的逻辑构成;认为早期普陀山仙道文化的代表人物不包括葛洪;认为“梵僧燔指”传说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佛教文化隐喻;认为普陀山观音道场建立政策上的标志,是史弥远奏立“五山十刹”制度并将普陀山宝陀寺列入了“十刹”之中;认为民国时期,普陀山观音道场从朝廷(政府)转向民间是普陀山文化发展的一次根本性改变,其标志性事件就是“海岸牌坊”的建造和太子塔的修缮;上述五个方面的“发现”,形成了《普陀山文化史》主要价值和普陀山文化研究最新成果。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