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六桂堂文化

来源:李世庭   发布时间:1900-01-01 00:00:00 
普陀展茅翁家岙翁氏宗祠,堂前高悬“六桂堂”匾额,现为普陀文物保护单位。其实,好多地方都有六桂堂,国内有,我国的台湾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都有。近年来,福建、广东、台湾,以及东南亚纷纷成立六桂堂宗亲组织,进行恳亲联谊和经贸交流等活动,形成一种独特的六桂堂姓氏文化。

关于六桂堂的来历,凌金祚先生曾经撰写过《舟山“六桂堂”的由来》一文,其中说到:“展茅翁氏先居闽莆田,其先祖南宋时入仕浙江,居余姚,明时至慈溪,清初徙舟山普陀展茅而居。”又说:“翁氏六兄弟于北宋年间,曾有五人易姓洪、江、汪、方、龚,六人虽异姓,然同根同源,同朝登科,故世人谓之‘六桂’。”

展茅翁氏极有可能是清初舟山展复从慈溪迁来。翁氏兄弟六人有五人改姓,以致成为六姓;而这六个兄弟又先后中进士,科第高中有蟾宫折桂之说,且六兄弟全部登科非常不易,故人称六桂,并以六桂堂名其宗祠。那么翁氏兄弟为什么要易姓呢?说起来有个故事。

“六桂”的始祖叫翁乾度,五代后晋高祖天福年间福建兴化人。当时福建属闽国,翁乾度官拜闽国郎中,他的夫人陈氏生了处厚(字伯起)、处恭(字伯虔)、处易(字伯简)、处朴(字伯淳)、处廉(字伯钧)、处休(字伯容)六个儿子。公元945元,闽王朝内乱,吴越国和南唐趁机向闽国进攻,闽国灭亡。翁乾度本身是闽国郎中,他的堂叔翁承赞又是闽国宰相,都是朝廷显官家族。国亡后,翁乾度携眷归隐莆田竹啸庄。这样还不放心,害怕查获后被灭族,故而将六个儿子分别改为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宋朝建立后,翁氏六个儿子在最初举行的三次科举考试中先后得中进士,号称“三科六进士”。处厚授承议郎兼殿中丞上柱国,处恭官拜泉州法曹,处廉官至大理寺直、监察御史,处休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六桂联辉,十分荣耀。翁氏宗祠内有宋真宗时创建的祠联:“六桂文章洪江翁方龚汪分异姓。百梅甲第厚恭易朴廉休乃同宗。”六桂堂因此得名。

随着翁氏六姓子孙的生息繁衍,以致福建、浙江、台湾乃至海外都有了翁氏宗祠六桂堂。仅慈溪一地,涉及六桂姓氏的就有三万多人。为告诫后代翁氏六姓同宗同源,要防止近亲结婚,福建莆田翁氏祖宗墓地立有一碑,上书:“落地三朝语不通,生枝是姓公羽翁。诸子传流分六姓,兄南弟北各西东。枝分南北东西省,六姓原来是一宗。但愿儿孙知同族,婚姻嫁娶无乱纲。”

近代以来,在外谋生的翁氏六姓子孙,为对抗黑社会性质帮派组织的欺压,求得生存和发展,以六桂堂的名义团结、联合,以壮大自己的力量。我国的台湾高雄和东南亚各国都有六个姓氏侨胞组织起来的六桂堂机构,其旨在团结互助,排忧解难,兴办公益事业以造福社会。20世纪40年代,我国的福建南安、晋江等地也相应建立六桂堂组织。菲律宾六桂堂于上世纪90年代倡导六姓两年一次召开世界六桂恳亲大会,开展祭祖大典、恳亲联谊和经贸交流等活动。首届世界六桂恳亲大会在菲律宾举行,接着,分别在台湾高雄、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曼谷、洛杉矶、福建泉州、台湾金门举行了第二至第八届。这样的活动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还将继续下去,六桂堂姓氏文化源远流长。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