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福船再现千年技艺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7-09-25 17:18:12 

——国家海洋博物馆复原中国古代船舶福船


  • 仿福船效果分解图<br>


12

  


  近日,一艘采用已传承千年的古代木质帆船制造技艺的匠心大作——仿古福船,再现国家海洋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展厅。福船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船舶的重大发明——“水密隔舱”技术,而且摇摆升降舵、传统绞车等多种古代先进结构组件,也向外界展示复原了几近失传的古代造船技艺。
  自古以来,中国木质帆船主要有福船、沙船、广船三大类型。作为远洋运输、海上作战的主要船型,福船融合了我国古人高超的造船技艺,是古代劳动人民特别是福建沿海先民非凡智慧的结晶。
  福船上阔下窄,艏尖艉宽两头翘,甲板平坦,龙骨厚实。因为结构坚固,福船具有吃水深、装载容量大、操作性好、抗风力强等优势,非常适于海航。福船之所以具有上述优点,和两项传统造船技艺和结构形式密不可分:一是水密隔舱,二是多重板和鱼鳞式搭接。
  水密隔舱结构被誉为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重大发明。自唐代开始,中国木船制造就已采用水密隔舱技术,并从18世纪开始起逐渐被各国吸收采用。至明末清初,囿于海禁,海船制造业虽然走弱,但它的技艺却一直在民间流传。采用“水密隔舱”技艺制作的福船,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分隔成若干舱的船舶,在航行中如果一两处破损进水,只要及时修复堵漏就可继续航行,不会导致船体进水沉没。二是船上货物分舱储放,便于装卸与管理,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尽量减少货运损失。三是厚实的隔舱板与船壳板紧密钉合,使船体结构更加坚固,船身的整体抗沉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根据出土的古船和相关文献记载,中国古船船壳出现多重板和鱼鳞式搭接结构最迟不晚于宋代,这表明宋元时期这一船壳结构已经被广泛采用,而且在造船工艺技术上已相当成熟。一方面,采用多重薄板构成的厚船壳是非常有效的工艺,既可以满足大型化船舶对船壳厚度增加的需要,又具有很强的防止海水渗透的能力。另一方面,鱼鳞式搭接如同在船壳纵向加装了厚实的板条,提高了船壳板架结构强度,使船壳外表形成纵向的锯齿形面,增大了船舶的横摇阻力,从而减小船舶摇摆幅度,增强船身在海上航行的稳定性。福船承其衣钵,一脉相承,其结构的科学性与功能造型美感,堪称“中华一绝”。2008年6月7日,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力求最大程度呈现古代福船面貌,国家海洋博物馆仿古福船由国内知名古船研究机构——武汉理工大学造船史研究中心主持设计,并邀请到以我国船史界泰斗席龙飞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古船研究专家进行多次研讨论证,充分参考了我国古代船舶技术的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和大量考古发掘资料,为福船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以水密隔舱、多重板和鱼鳞式搭接这两项技艺为代表的古代木质帆船传统制造技艺,不仅推动了我国和世界帆船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对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造船史及海上交通史,推动国际海洋航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待国家海洋博物馆正式开馆后,观众将可以看到再现千年技艺的仿古福船,感受辉煌灿烂的中华海洋文明。

    王允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