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派记者 兰圣伟
接连两天的阴雨过后,东太平洋上空晴朗起来,火辣辣的阳光毫无遮拦地照在广袤无垠的海面上。
当地时间8月26日,正在执行中国大洋第45航次第二航段科考任务的“向阳红03”船,驶入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展开作业。
从夏威夷起航以来的一个多星期里,我开始渐渐体会到海上作业的一路艰辛。除了要经受风吹日晒、浪打雨淋的考验,密集而繁重的海上调查更是科考队员面对的严峻挑战。
但对于从事大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这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一次次出海远航,四海为家的历程锻造了大洋科考工作者独有的品格和特质。
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的妙星,本航次主要负责海兽和海鸟的观测。2016年11月,他随“雪龙”船远赴南极,参加了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那次出海162天,2017年的春节,他是在南极罗斯海度过的,直到今年4月才返回上海。
仅仅过了3个月,7月12日妙星又随“向阳红03”船奔赴太平洋。听他说,10月回国后,他只能稍作休整,又将马不停蹄随“雪龙”船执行第34次
南极考察任务。2018年的春节他将再一次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度过。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任江波今年已经是第3次出海执行大洋调查任务了。2月15日,他搭乘“向阳红10”船奔赴西南印度洋参加中国大洋第43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任务;6月26日,他随“海洋六号”船到达西太平洋,执行中国大洋第41B航次科考任务,8月4日回国;8月15日,他又登上“向阳红03”船,来到东太平洋参加本航次第二航段海上调查。
去年刚刚从同济大学毕业的连尔刚,目前在海洋三所海洋与海岸地质实验室工作。今年7月12日,他跟随“向阳红03”船从厦门出发参加本航次全部3个航段的科考工作,从西太平洋到东太平洋,再到西太平洋,将历时120多天。根据安排,2018年春节前夕,他还要飞到智利蓬塔,参加“向阳红01”船全球航次第五、六航段的科考调查。
“常年在海上奔波虽然辛苦,但只要能获取到好的样品,就是再苦再累也值了。”连尔刚告诉我。
事实上,在“向阳红03”船上,每一个人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栉风沐雨的海上生活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从近海到远洋,一代又一代大洋科考工作者凭借顽强的毅力和过硬的作风,在无数次远航中,续写着我国大洋科考事业的新篇章。......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905/69080.s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