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科考迈出新步伐——访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李铁刚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7-08-30 14:22:43 

■本报记者 王晶

  8月28日,我国目前最先进的科考船——“向阳红01”船从青岛起航,计划赴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南极半岛海域,执行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此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预计航时260天,航程约3.5万海里,是深度探索蓝色海洋奥秘,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一次重大实践,标志着我国在海洋科学考察领域创新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环球海洋综合科考航次总首席、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李铁刚在接受《中国海洋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科考主要集中在人类认知相对薄弱的南半球,横跨南印度洋、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探索南半球大洋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多圈层相互作用规律。


资源、环境、气候三位一体

  本航次将实现资源、环境、气候三位一体的高度融合。深化富稀土沉积物、多金属硫化物成因机理及成矿规律认识;了解海洋水文与气象、海气通量、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海洋遥感等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深化季风系统之间、洋流系统之间和高低纬度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与机理研究。

  李铁刚介绍,为有效提高航次效率,布局新的学科增长点,此次科考本着科学、高效、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由调查队员、设备保障、气象保障、航行保障、新闻报道联合组队,突破了过去单一任务组队模式,融合了不同航次的任务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科考关注大洋微塑料、漂浮垃圾、大洋缺氧带和海洋酸化等全球海洋新的热点问题。“此次科考区域广泛,有助于从多学科、多参数、多视角、大区域的角度认知海洋,把全球海洋作为一个系统研究,为我国海洋气候和海洋预报谋篇布局,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支撑。”李铁刚说。


首次对南极半岛大范围“体检”

  本次科考第四航段“向阳红01”船将与“雪龙”船联合执行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首次将大洋与极地科考整合在一起,是此次科考的一个特点。

  “向阳红01’船利用船上先进的科考设备,可对南极半岛周边海域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与‘雪龙’船联合组队可以形成优势互补。”李铁刚介绍,其中,使用多波束水深探测系统,可获得高精度、全覆盖的海底地形资料,就像透过海水直接看到海底的起起伏伏;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可了解海底浅层物质组成和地质结构;使用海洋数字多道地震,可知道海底深部的地壳结构组成;利用热流探针测量海底温度,通过岩石和底质取样测试物质组成等。这些就像在医院“做CT、量体温、抽验血”一样,对南极海底进行体检。此外,对海水和生物生态,也开展温盐测量、取样测试、污染状况、营养盐和生物多样性分析,了解南大洋的环流方向与流速变化、海水和环境及生物是否受到了外来污染影响等等,就像在医院里进行“病毒化验,专家会诊”。

  “这次综合考察,可为研究南极地区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数据。”李铁刚说。


新一代最先进海洋综合科考船

  记者了解到,环球航行对船舶的要求极为严苛。“向阳红01”船可在公海和可供海船航行的水域航行,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高,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在国际上也属于一流的考察船。船载探测与实验系统可进行定点和走航式海洋环境参数连续探测、海底地形地貌探测、底质采样、地球物理探测、缆控深潜探测与可视取样等等,具备大气、海气界面、水体及海底立体综合海洋环境和资源调查能力。此次科考还集聚了众多国内外的先进设备,包括多道地震、摄像拖体、深龙钻机、重力活塞取样器、走航式ADCP等。

  “向阳红01”船自2016年6月18日交付以来,安全在航241天,先后完成4个航次任务,总航程达4.3万海里。......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830/68933.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