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制综合地质调查船海洋地质十号命名下水

来源:中国远洋报   发布时间:2017-08-15 17:07:26 

   创业创效创新

  ——聚焦改革成果系列报道

  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所属广东中远船务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设计建造的首制综合地质调查船成功命名下水。这意味着广东中远船务承建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配套装备项目中的C号船迎来了紧张水下调试阶段,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国家地质调查能力。

  中远海运重工总经理、广东中远船务董事长梁岩峰在仪式上回顾了公司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合作历程,对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一直以来给予中远海运重工的支持和信任表示衷心感谢。梁岩峰指出,“海洋地质十号”项目下水节点的实现,还只是项目取得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距离最后交付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他希望广东中远船务上下以及建造团队要树立打“攻坚战”的心理准备和信心决心,与船东广海局以及船级社等专家继续保持高效协同,充分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后续的舾装、上建、调试、试航等重点工作,使项目实现圆满交付。

  梁岩峰表示,中远海运重工期待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乃至中国地质调查局进行更多、更为深入的合作,为国家海洋科考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中远海运重工将全力保证广东中远船务攻坚克难,全力保证优质高效,按期交付这一国家重点海保项目。他鼓励广东中远船务要以命名下水为契机,保持高度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光荣使命感,继续做好科考船队修理服务工作,以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回馈客户。

  广东中远船务正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小型船、特种船、工程船建造专家。”“海洋地质十号”由广东中远船务完成详细设计、生产建造工作。该船是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水文环境等多功能调查手段为一体的综合地质调查船,总长75.8米、宽15.4米、深7.6米,结构吃水5.2米,排水量约3400吨,续航力8000海里,定员58人,采用电力推进全回转舵浆、二级动力定位等世界先进航行及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在全球无限航区开展海洋地质调查工作。该船配置了我国首套自主研制的举升式海洋钻探系统,通过设计优化及技术创新,钻探能力可拓展一倍。

  船舶设计阶段中,广东中远船务主动发起船东、船级社、设计院、设备供应商召开了30余次专题讨论会和协调会,为项目设计重点难点出谋献策,共同筛选最佳方案,成功克服了因总体尺度小带来的系统设备布局困难,同时考虑各种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严格控制平衡了导流罩选型、排水量和吃水、重心和船舶重量等技术参数的难点,多个设备采用浮筏与双层隔振解决了振动噪音控制难题,实现了理论设计中的最佳船舶性能。船舶建造阶段,广东中远船务生产部门开展充分生产准备,并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建立项目联合党支部并授旗成立青年突击队,充分调动项目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和发挥青年项目组成员的积极性、创造力。针对科考船的特点,船厂项目组成立了精度控制小组、薄板攻关小组和钻探系统设备小组、调查设备小组、提升装置小组的专项小组,共同研究解决了大量实际建造的难点,最终实现下水完整性95%,为下水后迅速展开设备调试,保证按期交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船舶建造过程中,吸纳了国际同型调查船舶设计建造的最新成果,对国际先进调查技术通过引进、整合、优化与提升,采用模块化科考设备布局,配置有无人无缆深潜器(AUV)、综合导航定位系统、海洋重力和磁力测量系统、单波束和多波束测量系统、浅地层剖面测量系统、海床静力触探系统(CPT)、大能量电火花震源系统、四波束侧扫声呐测量系统、超短基线水下声学定位系统、温盐深探测系统(CTD)、深水多普勒海流测流测像系统(ADCP)和数字罗经系统等国际主流、前端调查设备20台套,在全船调查手段的统筹布局、调查设备兼容与效能提升等方面,体现出高精度、多功能、综合作业能力强等特点。

  “海洋地质十号”的成功建造填补了全国小吨位大深度海洋地质钻探船的空白,丰富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技术体系,提升了我国重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能力,助力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同时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积累了宝贵经验。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远海运重工、广东中远船务、中国船级社广州分社及监理公司等领导和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下水仪式。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日报、南方日报等国家主流新闻媒体出席现场活动并报道。......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focus/2017-08-15/43276.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