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圈再添“新螺”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7-06-19 16:58:24 

▲马努斯片脐螺(新属新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在马努斯弧后盆地水深1740米的热液区发现了软体动物腹足类一新属和一新种,再加上之前发现的翁戎科新种——精致翁戎螺,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树乾博士和张素萍研究员在对2015年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马努斯热液航次采集的腹足类标本进行整理时,发现了形态特征特别的脐螺科标本,其附着在黑色岩石上,形状如帽贝。它的早期壳层仍保留着螺旋状,后足上具有退化的厣,这些特征与同科其他属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是脐螺科动物由螺旋状向帽贝状演化的中间过渡类型。科研人员据此建立了一新属——片脐螺属,记述了一新种——马努斯片脐螺。

  据悉,脐螺科为深海热液区特有类群,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隆起、加拉帕戈斯、劳盆地以及马里亚纳弧后盆地,目前全世界已发现6属9种。

  此外,张素萍研究团队还于2016年发现了翁戎科一新种,将其命名为精致翁戎螺。标本采自于雅浦海山区一山顶处,距离水面255米~289米。至此,精致翁戎螺也成为第一个由中国人发现并命名的翁戎螺新种。翁戎螺属于非常古老的类群,起源于古生代寒武纪时期,距今约5亿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发现翁戎螺化石种1000余种,现生种仅有32种,被誉为贝类的“活化石”。该新种的发现,丰富了世界翁戎螺科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内容。

  据悉,我国对于深海海山区、热液区和冷泉区的软体动物多样性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自2014年4月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依托“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以及搭载的“发现”号无人遥控潜水器,分别对冲绳海槽热液区、南海冷泉区、雅浦海山区以及马努斯热液区进行了数次科学考察,采集了大量软体动物标本,其中很多是未经发现和描述的新种。(中讯)......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619/67351.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