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海大洋海空一体化立体观测技术获进展

来源:海洋国家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7-01-12 15:35:58 

 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大工程之一,海洋国家实验室围绕国家战略,确立“透明海洋”“深海探测”等研究专项,为自主发展核心水下观测与探测设备、构建水下立体信息感知系统、发展精细化预报体系以及实现海洋信息透明而不懈努力。继“第三届海底观测科学大会”之后,海洋国家实验室又举办了一次关于海洋观测技术的研讨会。

  重温论坛

  日前,海洋国家实验室围绕“深海大洋空海一体化立体观测前沿技术展望”这一主题组织召开了第十七次鳌山论坛。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主任吴立新院士担任主席,中国海洋大学陈戈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来自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中船重工第七一〇研究所等22所高校、科研机构的9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http://www.hellosea.net/d/file/2017-01-12/212da5720e282e26ec46a94192586b26.jpg

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院士致辞

http://www.hellosea.net/d/file/2017-01-12/cdcd032d03d70f9e582de90d24c35adc.jpg

郭光灿院士作报告

http://www.hellosea.net/d/file/2017-01-12/bbb559b4485f9dd413b1860c3f5546e9.jpg

于立三研究员作报告

http://www.hellosea.net/d/file/2017-01-12/03e621915d258282c545e01fc08b25d2.jpg

李忠平教授作报告

http://www.hellosea.net/d/file/2017-01-12/6825c00b8cb2e8d884e0a626418da30c.jpg

陈戈教授作报告


  

会上,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院士、美国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于立三研究员、厦门大学李忠平教授等专家就“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状况”、“新一代海色卫星展望”、“天空海一体化海洋组合导航与探测”等专题作了17场学术报告。

  本次论坛围绕国家“海洋强国”重大战略需求,聚焦重大科学问题,从平台、载荷、通讯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了我国空海一体化立体观测的核心理念和关键技术,针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空海一体化立体观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攻关方向。有望为海洋国家实验室“透明海洋”、“深海探测”等研究专项提供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

  拓展阅读

  海洋立体观测系统包括海洋卫星系列、水下移动观测系统以及海洋固定观测系统等,对于当前国内发展现状,大致归纳如下:

  大力发展海洋卫星,完善海洋立体监测体系

  海洋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同步、快速、高频次、长期连续观测等优势,是认识、研究、开发、利用、管理海洋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服务手段,也是空间基础设施和海洋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我国海洋卫星发射规划,将按海洋水色环境(海洋一号)卫星、海洋动力环境(海洋二号)卫星和海洋监视监测(海洋三号)卫星三个系列发展自主的海洋卫星。目前,已成功发射两大系列共3颗海洋卫星。其中,发射的两颗海洋水色卫星实现了海洋水色卫星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过渡;发射的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则填补了我国实时获取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的空白;发射的主要用于海洋监视监测的高分三号卫星成功发射,预示着包括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与海洋监视监测3个系列卫星的我国海洋卫星体系已初步形成。

http://www.hellosea.net/d/file/2017-01-12/14f2707f4d8fa003544391e2937fd7a2.jpg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focus/2017-01-12/37173.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