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箬山岛闪耀科技示范之光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10-24 10:29:10 

建在摘箬山岛上的风力发电机

浙江大学学生与澳方人员正在“华家池”号上做试验

海流能发电风机

在浙江舟山,有个陆域面积只有2.34平方公里的小岛——摘箬山岛。自2009年浙江大学与舟山市政府签署共建“海上浙江”示范基地协议以来,在“华家池”号海洋浮式科学试验平台、海流能发电装备试验平台、风光储流海岛微电网系统、海洋工程材料试验场、海洋生物资源平台等众多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海洋科学技术的武装下,摘箬山岛已经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东海小岛,发展成为国内首座海洋科技示范岛。

  带着好奇与期待,记者日前前往摘箬山岛,探访这座仍然是一片建设热土的海洋科技示范岛。

■本报记者 周超

四位一体的海上试验场

  上午10时,舟山骤雨初歇,天空仍被阴云笼罩。记者与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工作人员一起来到舟山定海区民间码头,乘坐名为“定港机”的小船前往摘箬山岛。

  摘箬山岛距舟山本岛7公里,乘船只需 20多分钟即可到达。浙江大学海洋试验站科研助理孙瑜霞告诉记者,岛上居民进出岛,一般会乘坐“千岛渡1”号渡轮(每隔5天往返一次)。

  站在船艏,眺望远处的海面,由于刚下过雨,海上云雾缭绕。不一会儿,在距离摘箬山岛北岙几百米的海面上,记者看到一座锚泊着的橘红色浮式平台,平台上“华家池”3个白色大字非常醒目。这座以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命名的平台,按照“海洋石油981”平台缩小设计建造,是我国第一座海洋浮式试验平台。

  靠近“华家池”号平台时,另一艘船也正向平台靠泊,几个人从船上往平台上搬运设备。记者上前一打听,原来他们是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与来自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约翰·莫顿博士一起,开展新型海洋现场勘探设备海上试验。

  扶着几乎垂直的楼梯,记者登上了“华家池”号。这座平台面积不大,功能却十分齐全。平台四周是供人行走的通道,中间是直通海底的四方形月池,月池上面配备了一个起重臂,用来把试验设备吊放至海底。平台一侧是一间监控室,科研人员在里面通过设备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平台上,学生们正紧张忙碌着,通过起重臂将设备从船舱吊装至平台上。安装、测试、运行,随后起重臂缓缓地将试验设送入海底。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王欢告诉记者,他们进行试验的是中澳合作项目,设备大都是约翰·莫顿从澳大利亚带过来的。由于他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有限,所以这段时间中澳研究人员都在加班加点做试验。

  据悉,“华家池”号可以开展多种海洋试验,包括风浪流及海床条件测试、海底管道安装试验、水下生产设备安装试验、深海浮式平台锚泊系统测试、风光电新能源桩基试验等。

  在岸边,记者还看到许多大小不一的水泥块。孙瑜霞告诉记者,这里是海洋工程材料及足尺寸海洋环境试验场,这些水泥块是混凝土材料,摆放在岸边是为了试验和检测材料的耐久性、实用性和安全性。研发成功后,这些材料将会应用在海洋工程设施及装备上,如跨海大桥等。

  目前,在摘箬山岛及其周边海域,一个基于海底网络,由岸基、海面、水下、海底组成的四位一体海上公共试验在浙江舟山,有个陆域面积只有2.34平方公里的小岛——摘箬山岛。自2009年浙江大学与舟山市政府签署共建“海上浙江”示范基地协议以来,在“华家池”号海洋浮式科学试验平台、海流能发电装备试验平台、风光储流海岛微电网系统、海洋工程材料试验场、海洋生物资源平台等众多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海洋科学技术的武装下,摘箬山岛已经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东海小岛,发展成为国内首座海洋科技示范岛。

  带着好奇与期待,记者日前前往摘箬山岛,探访这座仍然是一片建设热土的海洋科技示范岛。

■本报记者 周超

四位一体的海上试验场

  上午10时,舟山骤雨初歇,天空仍被阴云笼罩。记者与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工作人员一起来到舟山定海区民间码头,乘坐名为“定港机”的小船前往摘箬山岛。

  摘箬山岛距舟山本岛7公里,乘船只需 20多分钟即可到达。浙江大学海洋试验站科研助理孙瑜霞告诉记者,岛上居民进出岛,一般会乘坐“千岛渡1”号渡轮(每隔5天往返一次)。

  站在船艏,眺望远处的海面,由于刚下过雨,海上云雾缭绕。不一会儿,在距离摘箬山岛北岙几百米的海面上,记者看到一座锚泊着的橘红色浮式平台,平台上“华家池”3个白色大字非常醒目。这座以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命名的平台,按照“海洋石油981”平台缩小设计建造,是我国第一座海洋浮式试验平台。

  靠近“华家池”号平台时,另一艘船也正向平台靠泊,几个人从船上往平台上搬运设备。记者上前一打听,原来他们是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与来自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约翰·莫顿博士一起,开展新型海洋现场勘探设备海上试验。

  扶着几乎垂直的楼梯,记者登上了“华家池”号。这座平台面积不大,功能却十分齐全。平台四周是供人行走的通道,中间是直通海底的四方形月池,月池上面配备了一个起重臂,用来把试验设备吊放至海底。平台一侧是一间监控室,科研人员在里面通过设备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平台上,学生们正紧张忙碌着,通过起重臂将设备从船舱吊装至平台上。安装、测试、运行,随后起重臂缓缓地将试验设送入海底。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王欢告诉记者,他们进行试验的是中澳合作项目,设备大都是约翰·莫顿从澳大利亚带过来的。由于他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有限,所以这段时间中澳研究人员都在加班加点做试验。

  据悉,“华家池”号可以开展多种海洋试验,包括风浪流及海床条件测试、海底管道安装试验、水下生产设备安装试验、深海浮式平台锚泊系统测试、风光电新能源桩基试验等。

  在岸边,记者还看到许多大小不一的水泥块。孙瑜霞告诉记者,这里是海洋工程材料及足尺寸海洋环境试验场,这些水泥块是混凝土材料,摆放在岸边是为了试验和检测材料的耐久性、实用性和安全性。研发成功后,这些材料将会应用在海洋工程设施及装备上,如跨海大桥等。

  目前,在摘箬山岛及其周边海域,一个基于海底网络,由岸基、海面、水下、海底组成的四位一体海上公共试验场已初步建成,成为国内外海工装备开发的必备试验场。

“水下风车”向大海要电

  告别“华家池”号,记者乘坐小船继续向摘箬山岛前进。五六分钟后,就看到摘箬山岛岸边处两座浮在海面上的试验平台。

  孙瑜霞说,这两座浮台就是海流能发电装备试验平台。一座为装机60千瓦水平轴的海流能发电机组20145月开始进行海试,是国内唯一能长时间高效发电的海流能机组。运行以来,累计发电量已超过1.5万度,并已实现并网发电。按目前运行情况来看,海流能机组每天能发电100度~300度,可以满足30户城市居民一天的用电需求。另一座是装机150千瓦的海流能发电机组,前不久安装完成。登上海流能发电试验平台,记者看到一个由3个叶片组成、完全露出海面的涡轮。一位工作人员说:“平时涡轮都沉在海中,根本看不到。这会儿涡轮正好停止运转,被拉了上来。”

  据悉,这种“水下风车”是浙江大学研制的半直驱三叶片海流发电机组,是捕获海水流动动能并转换成电能的主要装置。与传统的水库式潮汐电站不同,该海流能发电试验平台的大部分设备都在海底,无需建坝,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且不会产生建坝带来的泥沙淤积影响鱼类洄游的问题,属生态友好型发电装备。

风光电构建微电网系统

  还未靠近摘箬山码头,记者远远就看到两个高高耸立在岸边的雪白风车,每个风车上都有3个长长的叶片在缓缓转动。

  上岸后,不远处两幢灰白相间的大楼映入眼帘,这是建在摘箬山岛上的浙江大学外海试验基地,总面积有上万平方米。在岛上长期值守的工作人员老崔告诉记者,每年暑假到这里做试验的学生特别多,楼里除了试验场地,还配备了食堂和宿舍。

  在岛上,记者看到还有众多已运行和筹划运行的海洋科技装备和系统,如微电网系统、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遥感观测示范系统、海洋农业物联网、海岛物联网系统、海洋生物资源平台、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利用平台……一系列海洋科技领域的先进技术,都在这里得到应用推广。

  在这些海洋科技中,微电网系统是最具闪光点的项目。该微电网系统是国内首个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流能发电等新能源混合供电系统,在实现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并网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海流能发电并网。目前,岛上实验楼和综合楼所有用电均来自这一微电网系统,并已经实现了与国家电网并网。

发展海洋科技重在“示范”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胡富强介绍说,自2009年项目启动至今,浙江大学整合集中了一半的学科力量,国家、地方和学校累计投入2.5亿元,初步建成了这座技术先进、布局完善的海洋科技示范岛。

  “在摘箬山岛,你可以看到最前沿的海洋科技,可以知道海洋科技现在在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胡富强说。

  摘箬山岛被浙江大学定义为“海洋科技示范岛”。就“示范”二字,胡富强表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该岛拥有众多……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61024/63316.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